2022屆高考化學一輪復習跟蹤檢測57實驗基礎(2)--基本操作“步步清”(Word版帶解析)
ID:19981 2021-09-11 1 2.00元 5頁 115.32 KB
已閱讀5 頁,剩余0頁需下載查看
下載需要2.00元
免費下載這份資料?立即下載
跟蹤檢測(五十七)實驗基礎(2)——基本操作“步步清”1.(全國卷Ⅲ)下列實驗操作不當的是(  )A.用稀硫酸和鋅粒制取H2時,加幾滴CuSO4溶液以加快反應速率B.用標準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來測定其濃度,選擇酚酞為指示劑C.用鉑絲蘸取某堿金屬的鹽溶液灼燒,火焰呈黃色,證明其中含有Na+D.常壓蒸餾時,加入液體的體積不超過圓底燒瓶容積的三分之二解析:選B 加幾滴CuSO4溶液發(fā)生反應:Zn+Cu2+===Zn2++Cu,Zn與置換出來的Cu及稀H2SO4構成CuZn原電池,加快了放出H2的速率,A項正確;用標準鹽酸滴定NaHCO3溶液,滴定至終點時溶液呈弱酸性,應選用甲基橙作指示劑,B項錯誤;黃色是Na+的焰色,C項正確;常壓蒸餾時,加入液體的體積既不能太少,也不能超過圓底燒瓶容積的三分之二,D項正確。2.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若實驗中沒有明確試劑用量時,為能觀察到明顯實驗現象,取用試劑越多越好B.取用細口瓶里的液體試劑時,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然后標簽朝外拿起試劑瓶,瓶口要緊挨著試管口,使液體緩緩地倒入試管C.膠頭滴管取完一種試劑后,可直接取用另一種不與其反應的試劑D.取用粉末狀固體或顆粒狀固體時,應用藥匙或紙槽;取用塊狀固體時,應用鑷子夾取解析:選D 實驗要節(jié)約試劑,應嚴格按照實驗規(guī)定的用量取用試劑,并不是越多越好。如果沒有說明試劑用量,一般取液體1~2mL,固體只要蓋滿試管底部即可,故A錯誤;取用試劑時,試劑瓶上的標簽應正對著手心,以免腐蝕標簽,故B項錯誤;取用完一種試劑后,再用該膠頭滴管去取用另一種試劑時會造成試劑污染,違背了試劑取用的保純性原則,故C錯誤。3.下列有關實驗的操作正確的是(  )A.容量瓶、量筒和滴定管上都標有使用溫度,量筒、容量瓶無“0”刻度,滴定管有“0”刻度;使用時滴定管水洗后還需潤洗,但容量瓶水洗后不用潤洗B.檢驗某溶液是否含有SO時,應取少量該溶液,依次加入BaCl2溶液和稀鹽酸C.為觀察Mg條在CO2氣體中的燃燒,在一個底部鋪有少量玻璃棉的集氣瓶中收集滿CO2氣體,取一小段除去表面氧化膜的Mg條用坩堝鉗夾持,點燃后迅速投入上述集氣瓶底部D.用干燥且潔凈的玻璃棒蘸取NaClO溶液,滴到放在表面皿上的pH試紙上測pH 解析:選A 先加稀鹽酸,可以排除Ag+等的干擾,再加入BaCl2溶液,產生的白色沉淀是硫酸鋇,若依次加入BaCl2溶液和稀鹽酸,產生的白色沉淀可能是硫酸鋇,也可能是氯化銀,故B錯誤;不能投入集氣瓶底部,應用坩堝鉗夾持燃燒,故C錯誤;NaClO有強氧化性,可將pH試紙漂白,故不能用pH試紙測其pH,故D錯誤。4.為了保證實驗工作的順利開展,需要創(chuàng)造一個安全的實驗環(huán)境,實驗操作者都必須遵守安全操作規(guī)程。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開啟易揮發(fā)液體試劑前,應反復搖動后再開啟B.用食指頂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檢查容量瓶是否漏水C.完成實驗室制取氯氣后的廢液,可先倒入水槽中,再用水沖入下水道D.在實驗室中分離某些物質進行蒸餾操作時,溫度計應插入液面下解析:選B 開啟易揮發(fā)液體試劑前,先將試劑瓶放在自來水流中冷卻幾分鐘,開啟時瓶口不要對人,A錯誤;檢查容量瓶是否漏水的操作為食指頂住瓶塞,用另一只手托住瓶底,將容量瓶倒轉過來看瓶口處是否有水滲出,若沒有,將瓶塞旋轉180°,重復上述操作,如果瓶口處仍無水滲出,則容量瓶不漏水,B正確;實驗后的廢液都應倒入廢液桶中收集,集中處理,C錯誤;蒸餾操作時,溫度計水銀球應在蒸餾燒瓶的支管口處,測量蒸氣溫度,D錯誤。5.下列有關儀器使用方法或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洗凈的錐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進烘箱中烘干B.酸式滴定管裝標準溶液前,必須先用該溶液潤洗C.酸堿滴定實驗中,用待滴定溶液潤洗錐形瓶以減小實驗誤差D.用容量瓶配溶液時,若加水超過刻度線,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液體解析:選B A項,容量瓶是定量實驗儀器,洗凈后自然晾干,不能放進烘箱中烘干。B項,酸式滴定管用于準確量取溶液的體積,先用蒸餾水洗凈后,再用待裝溶液潤洗2~3次,否則將導致待裝溶液的濃度偏小,影響實驗結果。C項,錐形瓶用蒸餾水洗滌后,直接加入待滴定溶液,若用待滴定溶液潤洗,所含溶質的量增大,消耗標準溶液的體積增大,測得實驗結果偏高。D項,配制溶液時,加水超過刻度線,應重新配制,若用滴管吸出多余部分,所得溶液的濃度將偏低。6.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解析:選B NaOH應在小燒杯中稱量,且應遵循左物右碼的原則,故A錯誤;滴定管讀數精確到0.01mL,視線與凹液面的最低處相切,圖中讀數方法及數據合理,故B正確;溫度計應測定反應液的溫度,圖中溫度計放置位置不合理,故C錯誤;氯氣與NaOH溶液反應,收集氯氣應用排飽和食鹽水法,故D錯誤。7.(全國卷Ⅲ)下列有關實驗的操作正確的是(  )選項實驗操作A配制稀硫酸先將濃硫酸加入燒杯中,后倒入蒸餾水B排水法收集KMnO4分解產生的O2先熄滅酒精燈,后移出導管C濃鹽酸與MnO2反應制備純凈Cl2氣體產物先通過濃硫酸,后通過飽和食鹽水DCCl4萃取碘水中的I2先從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機層,后從上口倒出水層解析:選D A項,稀釋濃H2SO4時,應將濃H2SO4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且用玻璃棒不斷攪拌,切不可將水倒入濃H2SO4中,以免發(fā)生液滴飛濺。B項,加熱KMnO4制取O2,實驗結束時應先撤導管,后熄滅酒精燈,否則水會倒吸,炸裂試管。C項,制備純凈Cl2時,應先通過飽和食鹽水除去HCl氣體,再通過濃H2SO4干燥氣體。D項,萃取操作時,先從下口放出有機層,再從上口倒出水層,操作正確。8.(全國卷Ⅲ)下列實驗操作規(guī)范且能達到目的的是(  )選項目的操作A取20.00mL鹽酸在50mL酸式滴定管中裝入鹽酸,調整初始讀數為30.00mL后,將剩余鹽酸放入錐形瓶B清洗碘升華實驗所用試管先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清洗 C測定醋酸鈉溶液pH用玻璃棒蘸取溶液,點在濕潤的pH試紙上D配制濃度為0.010mol·L-1的KMnO4溶液稱取KMnO4固體0.158g,放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釋至刻度解析:選B 50mL酸式滴定管的50.00mL刻度下方沒有刻度,但仍有鹽酸,所以調整初始讀數為30.00mL后,放入錐形瓶中鹽酸的體積大于20.00mL,A項錯誤;碘易溶于酒精,清洗試管中附著的碘可以先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清洗,B項正確;醋酸鈉溶液呈堿性,測定醋酸鈉溶液的pH時,pH試紙不能預先潤濕(潤濕相當于將溶液稀釋),否則測定的pH會偏低,應用玻璃棒蘸取溶液點在干燥的pH試紙上,C項錯誤;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應在燒杯中溶解固體,冷卻至室溫后再轉移到容量瓶中定容,不能在容量瓶中直接配制溶液,D項錯誤。9.以下關于化學實驗中“先與后”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①加熱試管時,先均勻加熱,后局部加熱②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備氧氣,用排水法收集氣體后,先移出導管后撤酒精燈③制取氣體時,先檢查裝置氣密性后裝試劑④點燃可燃性氣體如H2、CO等時,先檢驗氣體純度后點燃⑤做H2還原CuO實驗時,先通H2后加熱CuO,反應完畢后,先撤酒精燈待試管冷卻后停止通H2⑥使用托盤天平稱量物體質量時,先放質量較小的砝碼,后放質量較大的砝碼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D.全部解析:選C ①給試管加熱時要防止局部驟熱炸裂試管;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后,要防止液體倒吸炸裂試管;③制取氣體時,要先檢查裝置氣密性;④點燃可燃性氣體時為防止爆炸要先驗純;⑤做H2還原CuO實驗開始時要先通H2排出空氣,結束時要防止金屬銅被氧氣氧化;⑥使用托盤天平稱量物體質量時,先放質量較大的砝碼。則正確的有①②③④⑤。10.夾緊以下裝置中的彈簧夾并進行相關操作。下列情形中,表明相應裝置漏氣的是(  ) A.裝置①中,用手捂住試管,燒杯中出現氣泡,手放開后,導管中形成一段穩(wěn)定的水柱B.裝置②中,向長頸漏斗中加一定量水,并形成水柱,隨后水柱下降至與瓶中液面相平C.裝置③中,雙手捂住燒瓶,導管中形成一段穩(wěn)定的水柱,雙手放開后,水柱慢慢回落D.裝置④中,將a管向上提至一定高度,a、b兩管之間水面形成穩(wěn)定的高度差解析:選B 裝置②中最終水柱下降至與瓶中液面相平,不能形成穩(wěn)定的水柱,說明裝置漏氣。
同類資料
更多
2022屆高考化學一輪復習跟蹤檢測57實驗基礎(2)--基本操作“步步清”(Word版帶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