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學總復習考點專訓:化學用語(含解析)
ID:242 2021-08-14 1 2.00元 3頁 276.00 KB
已閱讀3 頁,剩余0頁需下載查看
下載需要2.00元
免費下載這份資料?立即下載
高考化學總復習考點專訓:化學用語(含解析)專題04化學用語1.下列有關化學用語表示正確的是A.乙醇的分子式:C2H5OHB.次氯酸的電子式:C.氯原子的結構示意圖:D.中子數為146、質子數為92的鈾(U)原子:【答案】B2.下列化學用語表示正確的是A.過氧化鈉的化學式:Na2O2B.Mg2+的結構示意圖:C.明礬的化學式:Al2(SO4)3D.碳酸氫鈉的電離方程式:NaHCO3=Na++H++CO32-【答案】A【解析】A.過氧化鈉的化學式:Na2O2,選項A正確;B.Mg2+結構中有2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為8,其原子結構示意圖為,選項B錯誤;C.明礬是十二水硫酸鋁鉀,其化學式為:KAl(SO4)2·12H2O,選項C錯誤;D.NaHCO3是鹽,屬于強電解質,在溶液中完全電離出鈉離子和碳酸氫根離子,其電離方程式為:NaHCO3=Na++HCO3-,選項D錯誤。6.下列表示正確的是()A.CO2的比例模型:B.H2O2的電子式:,C.NH4+的結構式:D.18O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答案】D7.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人類文明貢獻巨大。下列對古文獻的化學解釋錯誤的是選項古文化學解釋A.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膠體的丁達爾效應B.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物理變化C.丹砂燒之成水銀,積變又還成丹砂升華和凝華過程D.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chuàng)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甑,蒸令氣上,用器承取滴露分離方法——蒸餾【答案】C8.“琴棋書畫”被喻為中國古代文人修身養(yǎng)性、陶冶情操的四大“雅好”,從化學角度對下列事實的解釋正確的是選項事實化學解釋,A古琴在制作時需要對木材進行火燒處理火燒的目的是通過觀察煙來判斷木材的品質B歷史悠久的唐代“寶應象棋”,立體的象棋形,金銅成形,內灌鉛芯可以利用鹽酸確定金銅的成分C中國古代書寫和繪畫用到的墨錠成分是墨。墨的主要原料是炭黑、松煙、膠等利用了碳單質常溫下化學性質穩(wěn)定D宣紙是中國傳統(tǒng)的古典書畫用紙,“始于唐代、產于涇縣造紙的過程中沒有發(fā)生化學變化【答案】C【解析】A.木材進行火燒處理轉化為性質穩(wěn)定的C單質,事實與解釋不符,A錯誤;B.無論是金還是銅都不與鹽酸反應,B錯誤;C.碳在常溫下化學性質不活潑,很難與其它物質發(fā)生反應,保存的時間較長,C正確;D.纖維素發(fā)生水解反應為化學變化,則造紙過程有物理變化、化學變化,D錯。
同類資料
更多
高考化學總復習考點專訓:化學用語(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