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青海省西寧市中考化學試卷一、選擇題(1-8小題每題1分,9-13小題每題2分,共1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下列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〢.水果榨汁B.瓷碗破碎C.葡萄釀酒D.酒精揮發(fā)【分析】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qū)別是否有新物質生成;據此分析判斷?!窘獯稹拷猓篈、水果榨汁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B、瓷碗破碎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C、葡萄釀酒過程中有新物質酒精生成,屬于化學變化。D、酒精揮發(fā)過程中只是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C。2.今年5月12日是第十一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〢.高層樓房著火乘電梯逃生B.火災逃生時彎腰前行C.燃氣泄漏時點火檢查D.加油站內撥打或接聽電話【分析】A、在火災情況下,電梯的供電系統(tǒng)會隨時斷電,進行分析判斷。B、根據氣體受熱密度變小,進行分析判斷。C、根據可燃性氣體與空氣混合后點燃可能發(fā)生爆炸,進行分析判斷。D、根據可燃性氣體與空氣混合后點燃可能發(fā)生爆炸,進行分析判斷?!窘獯稹拷猓篈、在火災情況下,電梯的供電系統(tǒng)會隨時斷電,或是電氣線路被燒毀而停電,電梯受熱后其轎廂會失控甚至變形卡住,人在其中很危險;煙霧會向電梯井道內躥,濃煙很容易進入轎廂,最終導致人窒息而亡;不能乘電梯逃生,故選項說法正確。B、氣體受熱密度變小,有毒氣體上升聚集在高處,故要匍匐前進,尋找安全出口,故選項說法正確。C、可燃性氣體與空氣混合后點燃可能發(fā)生爆炸,為防止發(fā)生爆炸,燃氣泄漏時不能點火檢查,故選項說法錯誤。D、加油站的空氣中含有可燃性的汽油蒸汽,加油站內撥打或接聽電話,可能會產生電火花,可能會發(fā)生爆炸,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B。3.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讀出液體體積B.滴加液體C.稱取一定質量的氯化鈉D.蒸發(fā)【分析】A、根據量筒讀數時視線要與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進行分析判斷。B、根據使用膠頭滴管滴加少量液體的方法進行分析判斷。C、根據托盤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碼”的原則進行分析判斷。D、根據蒸發(fā)操作的注意事項進行分析判斷?!窘獯稹拷猓篈、量筒讀數時視線要與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圖中所示操作正確。B、使用膠頭滴管滴加少量液體的操作,注意膠頭滴管不能伸入到試管內或接觸試管內壁,應垂直懸空在試管口上方滴加液體,防止污染膠頭滴管,圖中所示操作錯誤。C、托盤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碼”的原則,圖中所示操作砝碼與藥品位置放反了,圖中所示操作錯誤。D、蒸發(fā)時,應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以防止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體飛濺,圖中所示操作錯誤。故選:A。4.下列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〢.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生成大量白色煙霧B.硫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藍紫色火焰,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C.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白光,生成黑色固體D.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鐵【分析】A、根據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的現象進行分析判斷。B、根據硫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進行分析判斷。C、根據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的現象進行分析判斷。D、根據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進行分析判斷?!窘獯稹拷猓篈、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而不是白色煙霧,故選項說法錯誤。B、硫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產生一種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故選項說法正確。C、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白光,生成一種白色固體,故選項說法錯誤。D、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生成四氧化三鐵是實驗結論而不是實驗現象,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B。5.如圖是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鈦元素屬于金屬元素B.鈦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47.87C.鈦原子核內有22個質子D.鈦元素的原子序數為26【分析】元素周期表中,方格中左上角是原子序數,右上角是元素符號,中間是元素名稱,下面是相對原子質量;原子中,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原子序數;除汞外,金屬元素的名稱都帶金字旁,非金屬元素的名稱不帶金字旁;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單位不是g?!窘獯稹拷猓篈、鈦元素是金屬元素,該選項說法正確;B、鈦元素相對原子質量是47.87,該選項說法正確;C、鈦原子核內有22個質子,該選項說法正確;D、鈦元素的原子序數為22,該選項說法不正確。故選:D。6.下列有關碳和碳的化合物說法錯誤的是( )A.金剛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質B.金剛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C.金剛石、石墨物理性質有很大差異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D.CO2、CO的組成元素相同,化學性質也相同【分析】根據碳的單質和化合物的性質、結構分析判斷有關的說法?!窘獯稹拷猓篈、金剛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質,故A說法正確;B、金剛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故B說法正確;C、金剛石、石墨物理性質有很大差異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C說法正確;D、CO2、CO的組成元素相同,但分子的構成不同,決定了化學性質不相同,故D說法錯誤。故選:D。7.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〢.遠處就能聞到花的香味,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B.1滴水中大約有1.67×1021個水分子,說明分子很小C.用水銀溫度計測量體溫時水銀柱升高,說明分子間間隔增大D.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分析】根據已有的物質的微觀構成粒子以及特點進行分析解答即可?!窘獯稹拷猓篈、遠處就能聞到花的香味,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正確;B、1滴水中大約有1.67×1021個水分子,說明分子很小,正確;C、用水銀溫度計測量體溫時水銀柱升高,說明原子間間隔增大,不是分子間間隔,錯誤;
D、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正確;故選:C。8.現有甲、乙、丙三種金屬,甲在常溫下就能與氧氣反應,乙、丙在常溫下幾乎不與氧氣反應:如果將乙、丙分別放入硫酸銅溶液中,過一會兒,在丙的表面有紅色固體析出,而乙表面沒有變化,則甲、乙、丙三種金屬的活動性由弱到強的順序是( ?。〢.甲?乙?丙B.乙?甲?丙C.乙?丙?甲D.甲?丙?乙【分析】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位置越靠前,金屬的活動性越強;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據此根據能否發(fā)生反應,可確定三種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解答】解:有甲、乙、丙三種金屬,甲在常溫下就能與氧氣反應,乙、丙在常溫下幾乎不與氧氣反應,說明甲的活動性最強,乙、丙的活動性較弱,即金屬活動性甲>乙、丙;把乙和丙分別放入硫酸銅溶液中,過一會兒,在丙的表面有紅色固體析出,說明丙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即丙>銅;而乙表面沒有變化,說明乙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弱,即銅>乙;則甲、乙、丙三種金屬的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甲>丙>乙。故選:C。9.為及時發(fā)現燃氣泄漏,常在燃氣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氣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下列關于X的說法正確的是( )A.X屬于有機化合物B.X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50%C.X由碳、硫、氧三種元素組成D.X中硫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分析】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參加反應的物質的質量之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物質的質量之和,是因為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總個數不變?!窘獯稹拷猓河煽芍磻昂筇荚佣际?個,氫原子都是12個,反應前硫原子是2個,反應后應該是2個,包含在2X中,反應前氧原子是18個,反應后應該是18個,其中4個包含在2X中,X的化學式是SO2;A、X是二氧化硫,不含有碳元素,表示有機化合物,該選項說法不正確;B、二氧化硫中氧元素質量分數:3264×100%=50%,該選項說法正確;C、X中不含有碳元素,該選項說法不正確;D、二氧化硫中硫元素、氧元素質量比為:32:32=1:1,該選項說法不正確。故選:B。10.甲和乙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丙和丁,結合微觀示意圖分析,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A.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B.該反應只涉及一種氧化物C.反應前后原子和分子的種類均發(fā)生了改變D.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個數比為3:2【分析】根據反應的結構示意圖和模型表示的原子種類,可判斷出反應物、生成物,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據其意義分析判斷有關的問題?!窘獯稹拷猓河煞磻慕Y構示意圖和模型表示的原子種類,可判斷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A、該反應的生成物是兩種化合物,不符合置換反應的特點,故錯誤;B、由物質的組成可知,該反應共涉及NO、H2O兩種氧化物,故錯誤;C、由微粒的變化可知,該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分子的種類和數目發(fā)生改變,故錯誤;D、由方程是可知,應生成的丙與丁的分子個數比為6:4=3:2,故正確;故選:D。11.下表中對部分知識的歸納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A.鑒別方法????????????B.化學實驗中“先”和“后”①區(qū)分棉纖維和羊毛纖維--點燃后聞氣味②區(qū)分硬水和軟水--加肥皂水攪拌③區(qū)分氯化銨和氯化鉀--加熟石灰粉末研磨,聞氣味①點燃可熱性氣體時:先驗純,后點燃②稀釋濃硫酸時,先在燒杯中盛放濃硫酸,后將水沿燒杯內壁緩慢注入③給試管內液體加熱時,先預熱,后用外焰固定加熱C.日常生活經驗D.化學與人體健康①常用鋼刷擦洗鋁制品②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③氮氣充入食品包裝袋中防腐①缺鐵會引起貧血癥②食用甲醛水溶液浸泡過的海產品③用工業(yè)用鹽如亞硝酸鈉烹調食物A.AB.BC.CD.D【分析】A.根據物質的性進行分析;B.根據實驗時的注意事項進行分析;C.根據物質的性質進行分析;D.根據缺少營養(yǎng)素對身體的影響、食品安全進行分析。【解答】解:A.①棉纖維點燃后有燒紙的氣味;羊毛纖維點燃后有燒焦羽毛味;②加入肥皂水后攪拌,軟水中泡沫豐富;硬水中泡沫較少;③氯化銨加熟石灰粉末研磨有刺激性氣味的氨氣生成,氯化鉀和熟石灰不反應,故A完全正確;B.②稀釋濃硫酸時,先在燒杯中盛放水,后將濃硫酸沿燒杯內壁緩慢注入,并用玻璃棒不停地攪拌,故B不完全正確;
C.①鋁制品表面有一層致密的氧化物保護膜,保護著內部的鋁不被氧化,不能常用鋼刷擦洗鋁制品,故C不完全正確;D.②甲醛水溶液能使蛋白質變性,有毒,甲醛水溶液浸泡過的海產品不能食用;③亞硝酸鈉的毒,不能用來烹調食物,故D不完全正確。故選:A。12.推理是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〢.飽和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一定發(fā)生了化學變化B.元素是具有相同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具有相同質子數的粒子一定屬于同種元素C.測定溶液的pH時,如果先將pH試紙用水潤濕,測定結果一定偏大D.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中和反應一定有鹽和水生成【分析】A、根據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進行分析判斷。B、根據具有相同質子數的粒子可能是分子、原子或離子,進行分析判斷。C、先將pH試紙用蒸餾水潤濕,再蘸取待測液滴在pH試紙上,稀釋了待測溶液,使溶液的酸堿性減弱。D、中和反應是酸與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反應物是酸和堿,生成物是鹽和水,進行分析判斷?!窘獯稹拷猓篈、飽和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可能是因為溫度升高,氫氧化鈣的溶解度減小,有氫氧化鈣析出,故選項說法錯誤。B、元素是具有相同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具有相同質子數的粒子不一定屬于同種元素,如水分子和氖原子,故選項說法錯誤。C、用pH試紙測定未知溶液的pH時,正確的操作方法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測液滴在干燥的pH試紙上,與標準比色卡對比來確定pH.先將pH試紙用蒸餾水潤濕,再蘸取待測液滴在pH試紙上,稀釋了待測溶液,使溶液的酸堿性減弱。若該溶液顯酸性,則用蒸餾水潤濕后,溶液的酸性變弱,當溶液的pH小于7時,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強,則測得的pH結果比實際值偏大。若該溶液顯堿性,則用蒸餾水潤濕后,溶液的堿性變弱,當溶液的pH大于7時,呈堿性,且pH越大,堿性越強,則測得的pH結果比實際值偏小。若該溶液顯中性,則用蒸餾水潤濕后,溶液仍呈中性,測得的pH結果不變;故選項說法錯誤。D、中和反應一定有鹽和水生成,但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如CO2+2NaOH═Na2CO3+H2O,故選項推理正確。故選:D。13.除去下列物質中的少量雜質(括號內為雜質),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x項物質(雜質)所用試劑或方法AH2?(H2O)混合氣體通入稀硫酸BCu(NO3)2溶液(AgNO3)加入足量銅粉,過濾CCO2?(HCl)混合氣體通入氫氧化鈉溶液DCuO?(Cu)加足量稀硫酸,充分反應后過濾
A.AB.BC.CD.D【分析】根據原物質和雜質的性質選擇適當的除雜劑和分離方法,所謂除雜(提純),是指除去雜質,同時被提純物質不得改變。除雜質題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①加入的試劑只能與雜質反應,不能與原物質反應;②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窘獯稹拷猓篈、稀硫酸不具有吸水性,不能除去水蒸氣,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錯誤。B、足量銅粉能與AgNO3溶液反應生成硝酸銅溶液和銀,再過濾,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正確。C、CO2和HCl氣體均能與NaOH溶液反應,不但能把雜質除去,也會把原物質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錯誤。D、CuO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銅不與稀硫酸反應,反而會把原物質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錯誤。故選:B。二、填空題(化學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4分)14.用適當的化學用語填空:(1)氦氣______。(2)由3個氧原子構成的單質分子______。(3)碳酸氫根離子______。(4)標出硫酸鋁中鋁元素的化合價______?!痉治觥勘绢}考查化學用語的意義及書寫,解題關鍵是分清化學用語所表達的對象是分子、原子、離子還是化合價,才能在化學符號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適當的計量數來完整地表達其意義,并能根據物質化學式的書寫規(guī)則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才能熟練準確的解答此類題目。【解答】解:(1)氦氣的化學式為He,故填:He。(2)由3個氧原子構成的單質分子是臭氧分子,故填:O3。(3)碳酸氫根離子帶有一個單位的負電荷,故填:HCO3-。(4)硫酸鋁中鋁元素的化合價為+3,故填:。15.如圖A、B、C、D、E是五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A、B、C、D、E所示粒子共表示______種元素。(2)A粒子的化學性質與B、C、D、E中哪一種粒子的化學性質相似______(填序號)。(3)寫出B和C兩種元素組成化合物的化學式______。
【分析】質子數相等的元素屬于同種元素;最外層電子數相等的元素化學性質相似;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解答】解:(1)不同種元素最本質的區(qū)別是質子數不同,A和D核內質子數相同,屬于同一種元素,圖中共表示4種元素;故填:4;(2)根據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的元素化學性質相似,而圖中A的最外層電子數為6,所以可以判斷A和C的最外層電子數相等,即A和C的化學性質相似;故填:C;(3)B和C形成的化合物是硫化鈉,硫化鈉中鈉元素化合價是+1,硫元素化合價是-2,根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知,硫化鈉的化學式是Na2S;故填:Na2S。16.如圖所示為a、b、c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請回答以下問題:(1)P點是a、c兩條曲線的交點,其含義是______。(2)t2℃時,將a物質20g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攪拌后所得溶液的質量是______g。(3)t2℃時,將a、b、c的飽和溶液各100g,分別降溫至t1℃,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痉治觥扛鶕}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線可知:a、b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都是隨溫度升高而增大,而c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少;(1)P點是a、c兩條曲線的交點,其含義是:在t1℃時,a、c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2)有關的計算要準確;(3)t2℃時,將a、b、c的飽和溶液各100g,分別降溫至t1℃,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是:b>a>c?!窘獯稹拷猓海?)P點是a、c兩條曲線的交點,其含義是:在t1℃時,a、c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故答案為:在t1℃時,a、c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2)t2℃時,將a物質20g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攪拌后所得溶液的質量=15g+50g=65g;故答案為:65;(3)t2℃時,將a、b、c的飽和溶液各100g,分別降溫至t1℃,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是:b>a>c,因為降溫后b的溶解度大于a,c的質量分數不變,還是最??;故答案為:b>a>c;17.水是生命之源,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1)飲用硬度過大的水不利于人體健康,生活中常用______的方法來降低水的硬度。(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填序號)。A.可通過過濾的方法除去受污染水中的可溶性有毒物質
B.水能溶解很多種物質,是一種最常用的溶劑C.水可以滅火,是因為水可以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D.電解水實驗證明了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3)氯化氫氣體溶于水形成的鹽酸,常用于清除鐵制品表面的銹,請寫出鹽酸清除鐵銹的化學方程式_____?!痉治觥考訜嶂蠓袝r,水中的鈣離子、鎂離子能夠以碳酸鈣沉淀、氫氧化鎂沉淀的形式從水中析出,從而降低水的硬度;過濾能夠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質;滅火方法:移走可燃物,隔絕氧氣,降溫至可燃物著火點以下;鹽酸和氧化鐵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解答】解:(1)飲用硬度過大的水不利于人體健康,生活中常用加熱煮沸的方法來降低水的硬度。故填:加熱煮沸。(2)A.通過過濾的方法不能除去受污染水中的可溶性有毒物質,該選項說法不正確;B.水能溶解很多種物質,是一種最常用的溶劑,該選項說法正確;C.水可以滅火,是因為水蒸發(fā)吸熱能使溫度降低至可燃物著火點以下,而可燃物著火點一般情況下不能改變,該選項說法不正確;D.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證明了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該選項說法正確。故填:BD。(3)鹽酸能和氧化鐵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Fe2O3+6HCl═2FeCl3+3H2O。故填:Fe2O3+6HCl═2FeCl3+3H2O。三、簡答題(化學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18.化學實驗室有失去標簽的稀硫酸、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碳酸鈉、氯化鋇五瓶無色溶液,將其任意編號為:A、B、C、D、E,然后兩兩混合進行實驗,其部分實驗現象如下表(說明:硫酸鈣視為可溶物)實驗A+BB+CB+DC+D現象產生沉淀產生氣體產生沉淀產生沉淀(1)寫出溶液A中溶質的化學式:A______。(2)寫出溶液A與B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3)寫出溶液C和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痉治觥扛鶕﨎+C,產生氣體,B能與AD反應生成沉淀,C+D能產生沉淀,進行分析判斷?!窘獯稹拷猓築+C,產生氣體,碳酸鈉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則BC為碳酸鈉和稀硫酸中的一種,B能與AD反應生成沉淀,硫酸只能與氯化鋇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鋇白色沉淀,碳酸鈉能與氫氧化鈣、氯化鋇溶液反應生成白色沉淀,則B為碳酸鈉溶液,C為稀硫酸;AD為氫氧化鈣、氯化鋇溶液溶液中的一種,C+D能產生沉淀,則D為氯化鋇溶液,A為氫氧化鈣溶液。(1)溶液A為氫氧化鈣溶液,溶質是氫氧化鈣,其化學式為:Ca(OH)2。(2)溶液A與B反應,即氫氧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
(OH)2+Na2CO3═CaCO3↓+2NaOH。(3)溶液C和D反應,即硫酸與氯化鋇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BaCl2+H2SO4═BaSO4↓+2HCl。故答案為:(1)Ca(OH)2;(2)Ca(OH)2+Na2CO3═CaCO3↓+2NaOH;(3)BaCl2+H2SO4═BaSO4↓+2HCl。19.某校化學興趣小組在探究“酸堿鹽的相關性質”時,做了如圖一所示的兩個實驗,實驗結束后,小組同學將兩支試管中的廢液同時倒入一個潔凈的燒杯中(如圖二所示),觀察到有氣泡產生,為確認燒杯內溶液中溶質的成分,同學們進行了如下探究?!静殚嗁Y料】Na2SO4溶液、NaCl溶液呈中性?!咎岢霾孪搿坎孪?:Na2SO4、NaCl;猜想2:Na2SO4、NaCl和______猜想3:Na2SO4、NaCl和H2SO4猜想4:Na2SO4、NaCl、H2SO4和Na2CO3【交流討論】小強同學認為猜想4一定是錯誤的,他的理由是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具M行實驗】小明同學設計如下兩個實驗方案: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方案一取少量燒杯中的溶液于潔凈的試管中,加入幾滴紫色石蕊溶液?______猜想3正確方案二取少量燒杯中的溶液于潔凈的試管中,加入少量鐵粉?______請寫出方案二中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痉此寂c總結】分析反應后溶液中溶質成分,除要考慮生成物外,還需考慮反應物是否過量。四、實驗題(化學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分析】鹽酸和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稀硫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硫酸鈉、水和二氧化碳,和鐵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窘獯稹拷猓骸咎岢霾孪搿坎孪?:鹽酸和碳酸鈉、稀硫酸和氫氧化鈉都恰好完全反應:Na2SO4、NaCl;
猜想2:碳酸鈉過量時:Na2SO4、NaCl和Na2CO3猜想3:稀硫酸過量時:Na2SO4、NaCl和H2SO4猜想4:Na2SO4、NaCl、H2SO4和Na2CO3故填:Na2CO3?!窘涣饔懻摗啃娡瑢W認為猜想4一定是錯誤的,理由是碳酸鈉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Na2CO3+H2SO4═Na2SO4+H2O+CO2↑。故填:Na2CO3+H2SO4═Na2SO4+H2O+CO2↑。【進行實驗】取少量燒杯中的溶液于潔凈的試管中,加入幾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變紅色,說明溶液中含有稀硫酸;取少量燒杯中的溶液于潔凈的試管中,加入少量鐵粉,產生氣泡,溶液由無色變成淺綠色,是因為鐵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實驗過程如下所示: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方案一取少量燒杯中的溶液于潔凈的試管中,加入幾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變紅色猜想3正確方案二取少量燒杯中的溶液于潔凈的試管中,加入少量鐵粉產生氣泡,溶液由無色變成淺綠色方案二中,鐵和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Fe+H2SO4=FeSO4+H2↑。故填:Fe+H2SO4=FeSO4+H2↑。20.實驗室利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相關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儀器f的名稱:______。(2)實驗室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用C裝置來收集二氧化碳,驗滿方法為______。(3)實驗室用氯酸鉀制取氧氣,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_,可選擇的發(fā)生和收集裝置是______。(4)若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實驗步驟有:①在試管中加入藥品并固定好裝置;?②把導管移出水面;?③點燃酒精燈加熱,當氣泡連線均勻冒出時開始收集;?④熄滅酒精燈;?⑤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則以上步驟正確順序為______(填序號)。
21.某化學小組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氣體還原氧化銅,并驗證反應后的氣體產物。(1)請寫出用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化學方程式______。(2)實駿室現有如圖所示實驗裝置(可重復使用)。按氣體從左到右的方向,裝置連接順序正確的是______。A.b→c→a→b→dB.a→c→b→a→dC.a→b→c→b→dD.b→a→c→a→d【分析】(1)根據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反應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根據要求“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氣體還原氧化銅,并驗證反應后的氣體產物”,分析操作裝置的作用:a為吸收二氧化碳,b為檢驗二氧化碳,c為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d為燃燒尾氣中的一氧化碳,對裝置進行順序連接【解答】解:(1)在加熱條件下,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生成了銅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氣體還原氧化銅,并驗證反應后的氣體產物,首先通過裝置a氫氧化鈉溶液應除去混合氣體中的CO2,避免造成對反應后生成氣體中CO2檢驗的影響;再通過裝置b澄清的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是否被完全吸收,然后通入裝置c進行還原氧化銅的反應,再通過b裝置檢驗二氧化碳的生成進而確定一氧化碳的存在,因反應后的氣體中還含有未完全反應的有毒氣體CO,最后通過燃著的酒精燈燃燒尾氣中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氣。所以裝置連接順序正確的是a→b→c→b→d。故答為:(1);(2)C。五、計算題(4分)22.小紅同學將未知濃度的過氧化氫溶液34g,加入盛有0.5g二氧化錳的燒杯中,待完全反應后,稱得燒杯中剩余物質的質量為33.7g。計算該過氧化氫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痉治觥扛鶕|量守恒定律可知,過程中質量的減少是因為生成了氧氣,所以可以求算氧氣的質量,根據氧氣的質量和對應的化學方程式求算該過氧化氫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窘獯稹拷猓焊鶕|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氧氣質量為34g+0.5g-33.7g=0.8g
設該過氧化氫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x答:該過氧化氫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