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新教材高中語文期末素養(yǎng)檢測(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上冊)
ID:75415 2021-12-23 1 3.00元 16頁 63.50 KB
已閱讀10 頁,剩余6頁需下載查看
下載需要3.00元
免費下載這份資料?立即下載
期末素養(yǎng)檢測(150分鐘,150分)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①“差序格局”是費孝通先生對鄉(xiāng)土中國社會結構的精準概括,對于這個概念,《鄉(xiāng)土中國》一書中的表述如下:②我們的社會結構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捆扎清楚的柴,而是以“己”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系成的社會關系,不像團體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個平面上,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fā)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每個人都是他所在社會影響所推出的社會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fā)生關系。每一個人在某一時間某一地點所動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③在費孝通先生看來,“差序格局”理論是對中國傳統(tǒng)鄉(xiāng)土社會結構的凝練,其內涵不僅停留在人際關系上,而且包含了更大范圍的社會結構?!安钚蚋窬帧敝械摹安睢敝傅氖恰多l(xiāng)土中國》中提及的類似波紋向外推的橫向結構。閻云翔對“差序格局”理論結構的認識值得借鑒,他指出:“差序格局是一個立體的結構,包含有縱向的剛性的等級化的‘序’,也包含有橫向的彈性的以自我為中心的‘差’?!?選自方楠《互聯網時代的“新差序格局”》,有刪改)材料二:①差序格局在公私、權力和權利維度奠定了鄉(xiāng)土社會的基本結構和互動規(guī)范,而互聯網對差序格局的重塑也勢必作用于以上三個方面。②一、具體來講,網絡空間中公私結構的劇變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民眾進入公域的門檻降低,途徑增多。鄉(xiāng)土社會中的公共領域被設置了較高的準入門檻。但隨著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計算、通信和儲存成本的下降,使世界人口的可觀部分獲得了從事信息和文化生產的物質手段,個人可以有效地在公共領域中開展傳播活動,由被動的讀者和聽眾轉變?yōu)榘l(fā)言者和對話的參與者?;ヂ摼W擊碎了與傳統(tǒng)身份相勾連的“準入資格”,公共領域漸而具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大眾性。二是網民“由私向公”的意愿逐步增強。在差序格局1 中,“愛無差等”的理念無法在鄉(xiāng)土社會中落地生根,“自我主義”不僅使得人們“公私不分”,更令“由私向公”的轉換難以實現。而隨著社會化媒體普及,個人間能夠憑借互聯網進行遠距離的溝通和經驗傳遞,并且私人生活也越發(fā)地能在網絡上獲得完整的展示,個體的情感、困惑以及利益訴求也因此可以迅速地引發(fā)關注、熱議甚至是聲援。③二、在網絡社會中,差序格局所產生的權力受到了根本性的挑戰(zhàn)。隨著微博和微信的出現,讀者不光可以通過傳統(tǒng)的“書寫”來發(fā)表評論,他們更能以“轉發(fā)”或“點贊”的形式來再造文本并重塑意義。實際上,“轉發(fā)”或“點贊”既是信息的接力和重新編碼,又發(fā)揮著顛覆權威敘事的功能。有時候,一些“不合常理”的點贊其實是網民以“戲謔”的方式來解構差序式的權力,通過破壞“權威與庶民”之間的傳統(tǒng)情境和互動秩序,以獲得網絡社會中的“另類”話語權。④這種“另類”的話語權即“信息權力”。網絡社會無疑更加看重信息的流動。于是,信息超越了知識和經驗的地位,構成了權力的主要來源。具體而言,信息權力是“不在場的網民通過觀點發(fā)布、消息傳遞、時事評論等行為在交流溝通中展現的權力”,它賦予了每一位網民發(fā)言的機會和針砭時事的能力,由此增強了他們的話語權。信息權力制造出了“眾聲喧嘩”的去中心化力量,摧枯拉朽式地瓦解了權力的差序格局。近年來,各級政府和職能部門紛紛開通“政務微博”和“政務微信”,也直觀地反映了信息權力對傳統(tǒng)權威的直接挑戰(zhàn)及其效果。⑤三、網絡公民權利的成型與危機。差序格局下的中國社會,缺少的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中普遍而平等的公民權利體系。人們的權利被“綱常”做了差別化的抑制或放大,個人所擁有的權利往往是根據其所掌控的權力而靈活地進行伸縮。所以,權利與個人所掌握的社會資源存量相關,卻得不到法律的平等保障。⑥互聯網的大規(guī)模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差序式的公民身份。一方面,網絡提升了公民的權利意識。另一方面,互聯網也促進了公民權利保護機制的完善和深化。截至2008年10月,我國有14個部門已推出60余部與互聯網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李永剛說,“我國成為了全球該領域法律法規(guī)最多的國家,這種覆蓋面極廣的恢恢法網,無疑反映了我國網民權利保障機制的日益健全”。網絡社會呈現出了較為明顯的公民性,這主要歸功于權利取向的網絡輿論對非正義權力的制約,而這反過來又加深了網民對公民權利的體悟和學習。但與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不同的是,我國現實的公民社會發(fā)育仍不夠充分,其嚴重滯后于網絡公民社會的發(fā)展。正如劉學民所言:“在西方,網絡公民社會僅僅是現實公民社會的一個補充;而在中國,網絡公民社會已經成為中國公民社會發(fā)展的新生力量,尤其是圍繞網絡事件而產生的網絡輿2 論,對政府的影響有些遠遠大于現實中的公民社會。”從某種程度上看,互聯網在我國也就不僅是一種生產與生活的工具,它更充當了公民權利的“培養(yǎng)皿”,倒逼著國家逐步調整其與社會間的關系,以打開更多的“機會窗口”,繼而創(chuàng)造出不單局限于互聯網的多元公民權利。(選自王斌《網絡社會差序格局的崛起與分化》,有刪改)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A.閻云翔認為,差序格局是一個含有縱向的等級化的“序”和橫向的以自我為中心的“差”組成的立體結構。他的理論認識比費孝通的理解更深一層。B.傳統(tǒng)鄉(xiāng)土社會中的公共領域被設置了較高的準入門檻,不具備真正意義的大眾性。其“準入資格”與傳統(tǒng)身份相勾連,普通民眾常被排斥在公共領域之外。C.各級政府和職能部門紛紛開通“政務微博”和“政務微信”的舉措,表明權力中心屈服于信息權力制造出的去中心化的摧枯拉朽般的巨大力量。D.在我國,互聯網使國家逐步調整其與社會間的關系,從而創(chuàng)造出不單局限于互聯網的多元公民權利,因此它不是一種生產與生活的工具?!窘馕觥窟xB。A項錯在“他的理論認識比費孝通的理解更深一層”,原文是“閻云翔對‘差序格局’理論結構的認識值得借鑒”。C項錯在“表明權力中心屈服于信息權力制造出的去中心化的摧枯拉朽般的巨大力量”,這是國家調整與公民關系的表現,而不是“屈服于”。D項“因此它不是一種生產與生活的工具”強加因果,原文是“互聯網在我國也就不僅是一種生產與生活的工具”。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費孝通把西洋的社會結構比喻成一捆捆扎清楚的柴,是團體格局,團體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個平面上,而中國社會結構是以“己”為中心。B.差序格局從公私、權力和權利三個維度奠定了鄉(xiāng)土社會的基本結構和互動規(guī)范,互聯網的普及改變了差序格局,但這種作用依然要從上述三個維度去理解。C.在網絡社會,處于權力中心之外的網民們只能通過破壞“權威與庶民”之間的傳統(tǒng)情境和互動秩序的方式,獲得網絡社會中的“另類”話語權。D.材料二認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具有普遍而平等的公民權利體系,公民權利能得到法律的保障,而差序格局下的中國社會個人所擁有的權利往往與其所掌控的權力相關?!窘馕觥窟xC?!熬W民們只能通過破壞”錯,原文是“有時候,一些‘不合常理’的點贊其實是網民以‘戲謔’的方式來解構差序式的權力,通過破壞‘權威與庶民’之間的傳統(tǒng)情境和互動秩序,以獲得網絡社會中的‘另類’話語權”。3 3.下列例子中不能證明“互聯網從公私、權力和權利三個維度重塑差序格局”這一觀點的一項是(3分)()A.微信中,有以血緣、地緣抑或是親屬關系組成的微信群,如“我愛我家”;也有因學習、工作等社會關系建立的微信群,如“××班同學群”。B.2012年的諸如“與父母合影”“帶著外公去旅行”等微公益事件,是由個人率先發(fā)起,后經由網絡的信息傳播和網民接力而獲得全民慈善效果。C.微博的興盛成就了具有海量粉絲和擁躉的網絡“大V”,他們比普通網民握有更強的議價能力,其更容易形成一種普遍影響網民的話語權。D.福州小伙兒趙宇見義勇為踹傷施暴者反被刑拘14天的新聞引起網絡熱議,眾多網民質疑刑法制度不合理,57天后趙宇收到檢察院的不起訴決定書?!窘馕觥窟xA。A項中的這些微信群還是體現傳統(tǒng)鄉(xiāng)土社會的差序格局特點,即以“己”為中心形成不同關系的圈子。B項證明公私維度中網民由私向公的意愿逐步增強。C項內容可證明網絡中出現擁有信息權力的新階層,是從權力維度考慮。D項內容可證明互聯網促進了公民權利保護機制的完善和深化,側重于權利維度。4.請根據材料一的相關內容,給“差序格局”簡要下一個定義。(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材料一中作者引用了費孝通關于“差序格局”的一段話,但費孝通原文中是借助一個形象的比喻來解釋中國鄉(xiāng)土社會的特點,并未給“差序格局”下一個準確的定義。要給“差序格局”下定義,在句式上要采用“‘差序格局’是……社會格局”句式,其內涵要能體現它的特點,即以自己為中心、按與自己距離的遠近來劃分親疏關系、具有等級化和彈性特點。答案:“差序格局”是以自我為中心、按與自己距離的遠近來劃分親疏關系、具有等級化和彈性特點的社會格局。(或:“差序格局”是以個人為中心,按親疏關系和利益關系形成的人際圈子和社會結構。)5.材料二中,一、二、三方面各用了什么論證方法?請簡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常見的論證方法有對比論證、例證法、道理論證、引證法、比喻論證等。第一方面將鄉(xiāng)土社會的情況與網絡社會的新變化對比,運用對比論證。第二方面以微信、微博中網民4 的行為為例,運用例證法。第三方面則引用李永剛、劉學民等的話語,屬引證法。答案:①第一方面采用對比論證,作者將鄉(xiāng)土社會的公私結構與網絡空間的公私結構進行對比,突出網絡社會公私結構的變化,并分析其原因。②第二方面采用例證法,作者以微信和微博中網民“不合理的點贊”及各級政府和職能部門紛紛開通“政務微博”和“政務微信”為例,證明信息權力的力量。③第三方面運用引證法,引用李永剛、劉學民等的話語,突出中國社會公民權利的變化及特點。(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橄欖油壇子[意大利]皮蘭德婁唐·羅洛在首陽山的農莊的山坡上種了好大一圈油橄欖樹。他預計地窖里的那五只舊的彩陶壇子盛不下新榨的油,因此及時地預訂了第六只容量更大的壇子。人們?yōu)樗炝艘恢积R人胸高的壇子,肚子威風凜凜地挺起來,好像是其他五只的統(tǒng)領。已經開始打橄欖兩天了。唐·羅洛煩躁不安,因為農莊里既有打橄欖的農民,又有往山坡上準備種下一季蠶豆的地里送堆肥的趕騾人。他苦于沒有分身術,不知先監(jiān)督誰好。最后,他破口大罵,要他們都別想偷懶。他戴著白帽子,挽起衣袖,挺著胸膛,漲紅著臉,大汗淋漓,東奔西走,轉動著一雙狼似的眼睛,生氣地搓自己刮過的臉頰,濃重的胡子像是剃刀剛過就鉆了出來?,F在到了第三天收工的時候,三位打橄欖的農民走進磨房放木梯和棍子,看見那只漂亮的新壇子開裂成兩半,好像有人在壇子的大肚子上攔腰砍了一刀,眼前的裂縫十分刺眼。當唐·羅洛走上山來,看見裂縫時,簡直要發(fā)瘋了。他把帽子摔到地上,打自己耳光,跺腳,像哭死去的親人那樣悲聲號叫:“新壇子呀!四個銀幣的壇子!還沒有用過呀!”農民們勸他冷靜一些,能干的修補匠會把它修好,像新的一樣。正好有一位迪馬·里卡西大叔,發(fā)明了一種神奇的膠水,他牢牢地保守著膠水的秘密:用這種膠水粘好之后,斧頭也砍不開。第二天,迪馬·里卡西大叔背著一筐工具準時來到首陽山。他是一個跛腿老人。關節(jié)粗大畸形,活像一段古老的阿拉伯油橄欖樹樁。傲氣,或者說是悲哀扎根在他那變形的身軀里了。他認為世界上沒有人能夠理解和欣賞他這個未被正式承認的發(fā)明家。迪馬·里卡西大叔要讓事實說話。他左顧右盼,生怕別人竊取他的秘密。5 “讓我看看那種膠水。”唐·羅洛用懷疑的眼光打量他好一陣之后才說出這第一句話。迪馬大叔嚴正地搖頭拒絕?!把a的時候看吧?!薄澳苎a好嗎?”迪馬大叔鄭重其事地檢查已經搬到打谷場上的壇子。他說:“能修好?!薄翱墒枪庥媚z水,”唐·羅洛開始講條件,“我不放心。我還要求用釘子補。”“那我走了!”迪馬大叔二話不說,站起身,背起筐。唐·羅洛拉住他的一只胳臂?!叭ツ膬貉?就這么談生意嗎?那么長的裂縫,只用膠水嗎?需要釘子。膠水和釘子。我做主?!钡像R大叔脹滿一肚子的怒氣和怨氣,開始干活。他用鉆頭沿著裂縫的邊沿打眼,以便用鐵絲穿過洞眼把壇子縫合起來,接著他用手指把膠水沿裂縫把裂開的邊上涂了一圈;他拿起鉗子和準備好的碎鐵絲,鉆進壇子敞開的肚子里,吩咐農民把壇子的裂縫對齊。他一邊干活一邊抱怨自己命苦?!艾F在你幫我出來吧?!弊詈蟮像R大叔說道。可是這只壇子的腹部雖然很寬,頸口卻很窄。迪馬大叔盛怒之下沒有注意這一點?,F在,他試了又試,還是爬不出來。那個農民站在那里笑彎了腰。他被囚禁在由他自己修補好的壇子里了,為了讓他出來,就得重新砸破壇子,并且永遠無法修補了。唐·羅洛在嬉笑聲和叫喊聲中趕來。“這只壇子新的時候,我花了四個銀幣買來的。你認為它現在值多少錢?”唐·羅洛問。迪馬大叔說:“從前價值的三分之一?!薄澳呛?”唐·羅洛說,“依你的話,你給我一又三分之一個銀幣。”“什么?”迪馬大叔問道,好像沒有聽懂。“我打破壇子讓你出來,”唐·羅洛回答,“你呢,賠給我你估計的那個數目?!薄拔?付錢?”迪馬大叔取笑道,“閣下您開玩笑呀!我準備在這里面變成蟲子。”而且,他費了些勁兒從衣袋里掏出一只鑲嵌的小煙斗,點燃后抽起來,把煙霧從壇子的頸口里驅趕出來。唐·羅洛氣憤得沖動起來,抬起腳就要踢壇子,但是他縮回了腳,而是用雙手抱住壇子,6 使勁提動它?!澳炊嗪玫哪z水!”迪馬大叔對他說。“該死的東西!”唐·羅洛怒吼起來,“誰干的壞事,是我還是你?我應當賠錢嗎?你就餓死在里面吧!看誰勝誰負!”他走了,迪馬大叔卻想到用工錢同農民們一起歡度這個夜晚。一個農民去附近的小酒店里去買酒。好像是特意安排好的,天上有一輪明月,照得大地如同白晝一般。已經去睡覺的唐·羅洛,突然被亂哄哄的喧鬧聲吵醒。他從農舍的一個陽臺上探出頭來,看見谷場上,月光下有許多魔鬼:原來是喝醉了的農民手拉著手,圍著壇子跳舞呢。迪馬大叔在里面扯著嗓子唱歌。唐·羅洛這次再也按捺不住了:他像一頭發(fā)瘋的公牛沖過去,把壇子推得沿山坡滾了下去。壇子在醉漢們的笑聲中往下滾動,撞在一棵橄欖樹上,碎裂開來。迪馬大叔獲勝了。(有刪改)6.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迪馬大叔聽從唐·羅洛的修補方法,這一舉動看似妥協,實際上是他反抗的開始。B.農民笑彎了腰,是因為迪馬大叔被囚禁在自己修補好的壇子里,強化了故事的戲劇性。C.“有許多魔鬼”既表現了唐·羅洛難抑的憤怒,也寫出了農民們盡情歡樂的情景。D.唐·羅洛的壇子打造—破裂—復原—再破裂的過程是故事的重要內容。【解析】選A?!胺纯沟拈_始”無中生有。7.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小說開頭對壇子的描繪,表明它承載著唐·羅洛對于財富的幻想,它作為審美意象,貫串小說全文。B.迪馬大叔被困壇中,前文有伏筆鋪墊,如壇子“肚子”很挺,他干活時“脹滿一肚子的怒氣和怨氣”等。C.小說善于運用細節(jié)表現人物,唐·羅洛對壇子改“踢”為“提”的行為,表現出他怕傷害到迪馬大叔的心理。D.小說在塑造唐·羅洛和迪馬大叔形象的同時,還描繪了農民群體,推動了情節(jié)發(fā)展,豐富了小說內容?!窘馕觥窟xC。據原文,改“踢”為“提”主要是怕自己的壇子壞掉,從后文他把壇子推倒可以看出,他并不在意迪馬大叔的安危。7 8.迪馬大叔說“您看多好的膠水”怎樣理解這句話?請結合全文具體分析。(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多好的膠水”是迪馬大叔在夸贊自己的膠水很有效,壇子經修復后,唐·羅洛使勁提也沒有再裂開;②同時也表明他期待有人能夠理解和欣賞他的發(fā)明;③迪馬大叔被壇子囚禁著,依然忘不了夸贊自己的膠水,表現了他對自己發(fā)明的自信,還有他樂觀淡定的性格。(每點2分,答對兩點得4分。意思對即可。)9.小說結尾設計得很精彩,請簡要分析這個結尾的妙處。(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符合人物形象。唐·羅洛氣急敗壞,將壇子推下山坡,是他暴躁易怒的性格特點的表現。②極富趣味性。吝嗇的唐·羅洛居然自己推倒了壇子,人物形象的反差增強了小說的趣味性,使小說更加精彩。③表現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批判、諷刺了自私自利的農莊主,表達了對迪馬大叔等勞動百姓的同情。(每點2分,共6分。意思對即可。)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祖瑩,字元珍,范陽遒人也。好學耽書,以晝繼夜,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于灰中藏火,驅逐僮仆,父母寢睡之后,燃火讀書,以衣被蔽塞窗戶,恐漏光明,為家人所覺。由是聲譽甚盛。中書監(jiān)高允每嘆曰:“此子才器,非諸生所及,終當遠至?!睍r中書博.士.張?zhí)忑堉v《尚書》,選為都講。生徒悉集?,撘棺x書勞倦,不覺天曉。催講既切,遂誤持同房生趙郡李孝怡《曲禮》卷上座。博士嚴毅,不敢還取,乃置《禮》于前,誦《尚書》三篇,不遺一字。講罷,孝怡異之,向博士說,舉學盡驚。后高祖聞之,召入,令誦五經章句,并陳大義,帝嗟賞之。以才名拜太學博士,征署彭城王元勰法曹參軍,甚見重。尚書令王肅曾于省中詠《悲平城詩》,勰甚嗟其美,欲使肅更詠,乃失語云:“王公吟詠情性,聲律殊佳,可更為誦《悲彭城詩》乎?”肅因戲勰云:“何意《悲平城》為《悲彭城》也?”勰有慚色?,撛谧?即云:“所有《悲彭城》,王公自未見耳。”肅云:“可為誦之。”瑩應聲云:“悲彭城,楚歌四面起。尸積石梁亭,血流睢水里?!泵C甚嗟賞之。勰亦大悅,退謂瑩曰:“即定是神口。今日若不得卿,幾為吳子所屈?!爆撘晕膶W見重,常語人云:“文章須自出機杼,成一家風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性爽俠有節(jié)氣士有窮厄命途多舛者以命歸之必盡見存拯時亦以此多之孝昌中,于廣平王第掘得古玉印,敕召瑩與黃門侍郎李琰之令辨何世之物。瑩云:“此是于闐國王晉太康中所獻?!蹦艘阅? 字觀之,果如瑩言,時人稱為博物。累遷國子祭酒,及出帝登.阼.,瑩以太常行禮,封文安縣子。稍以功遷儀同三司,進爵為伯.。薨.,贈尚書左仆射、司徒公、冀州刺史。(節(jié)選自《魏書·祖瑩傳》)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性爽俠/有節(jié)氣士/有窮厄命途多舛者/以命歸之/必盡見存拯時/亦以此多之/B.性爽俠/有節(jié)氣/士有窮厄命途多舛者/以命歸之/必盡見存拯時/亦以此多之/C.性爽俠/有節(jié)氣/士有窮厄命途多舛者/以命歸之/必盡見存拯/時亦以此多之/D.性爽俠/有節(jié)氣士/有窮厄命途多舛者/以命歸之/必盡見存拯/時亦以此多之/【解析】選C。“士有窮厄命途多舛者”“時亦以此多之”均不能斷開。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博士,官名,最早出現于戰(zhàn)國時期,漢武帝時設五經博士,專掌經學教授。B.登阼,即位。阼是大堂前東面的臺階,天子即位時踐阼升殿,故借指帝位。C.伯,古代被君主封賞的五等爵位的第三等,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爵。D.薨,古代稱諸侯之死,位高之人專用,后世也指有封爵的大官或大夫之死。【解析】選D。大夫之死稱為“卒”。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祖瑩勤奮好學,酷愛讀書。他日夜苦讀,父母怕他生病禁止他苦讀,但阻止不了,他常等父母睡下,偷偷地燃火讀書,并遮蓋窗戶,怕被發(fā)覺,因此深得贊譽。B.祖瑩才思敏捷,處變不驚。元勰想讓王肅再吟詠一遍《悲平城》,由于說錯名字而覺慚愧,祖瑩隨機應變當即誦讀《悲彭城》,王肅驚嘆,元勰大喜。C.祖瑩以文見長,世人看重。他在文章創(chuàng)作方面有著獨到之處,認為寫作必須自出匠心,成一家風骨,不能隨便與他人一起探討,以防文章失去個性。D.祖瑩博聞強識,辨物準確?;实巯略t讓祖瑩與李琰之辨別所挖寶印為何世之物,祖瑩說是于闐國王在晉太康時獻給皇上的禮物,經驗證,果如其言。【解析】選C。“不能隨便與他人一起探討”錯,原文是說寫作不能和別人求同。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中書監(jiān)高允每嘆曰:“此子才器,非諸生所及,終當遠至?!?4分)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才名拜太學博士,征署彭城王元勰法曹參軍,甚見重。(4分)9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中書監(jiān)高允常常贊嘆說:“這青年的才能和器局,不是諸生所能趕得上的,終將有遠大前途?!?“每”“才器”“遠至”每處1分,句意1分)(2)(祖瑩)憑借才學名聲被任命為太學博士,被征召為彭城王元勰的法曹參軍,很受器重。(“拜”“征署”“見”每處1分,句意1分。)【名師點撥】文言文翻譯“五方法”1.留:凡古代的朝代、年號、國號、日期、人名、地名、官職、物名、度量衡單位等專有名詞或與現代漢語意思相同的詞,翻譯時可保留不變。2.換:把需要翻譯的詞加以解釋,這是字詞翻譯的重點也是難點所在。3.刪:把可略的字、無意義或沒必要譯出的虛詞刪去。4.調:把文言倒裝句(定語后置、狀語后置、賓語前置等)的語序按現代漢語要求調整過來。5.補:補出省略句中的省略內容。14.祖瑩博學多才,請結合文本簡要概括其具體表現。(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祖瑩講學誤拿《曲禮》,能口誦《尚書》三篇,不漏一字;②高祖令他誦背五經章句并講述大義,聽后贊賞不已;③祖瑩誦讀《悲彭城》,替元勰解困;④祖瑩能夠準確識別古代玉印。(每點1分,答出3點即可)【參考譯文】祖瑩,字元珍,是范陽遒縣人。(祖瑩)刻苦好學,沉湎于書籍之中,夜以繼日,父母擔心他會讀出病來,想禁止他苦讀卻禁止不了。他經常在炭灰之中藏著火種,趕走仆人,等父母睡覺之后,偷偷地燃火讀書,用衣被遮住窗戶,以防泄漏光亮,被家人發(fā)覺。由此他的聲譽很高。中書監(jiān)高允常常贊嘆說:“這青年的才能和器局,不是諸生所能趕得上的,終將有遠大前途?!碑敃r中書博士張?zhí)忑堉v授《尚書》,選他為都講。學生們全部集合。祖瑩晚上讀書太勞累了,竟不知天亮了。(博士)十分著急地催促他去講課,忙亂中祖瑩誤把同房間學生李孝怡的《曲禮》拿到講臺上去了。博士十分嚴厲,祖瑩不敢回去換書,于是只好把《曲禮》放在前面,背誦《尚書》里三篇文章,竟不漏一字。講完之后,李孝怡感到驚異,向博士說明了原委,10 學中師生全都大為驚奇。后來高祖聽說此事,召他入內宮,要他背誦五經章句,并講述大義,皇帝聽后贊嘆不已。(祖瑩)憑借才學名聲被任命為太學博士,被征召為彭城王元勰的法曹參軍,很受器重。尚書令王肅曾經吟詠一首《悲平城詩》,彭城王元勰很是嘆賞其文辭優(yōu)美,想讓王肅再吟詠,卻失口說:“王公您吟詠情性,詞語聲律,都特別優(yōu)美,是不是可以再吟一遍《悲彭城詩》?”王肅就笑言他道:“怎么《悲平城》變成了《悲彭城》了?”元勰面有慚愧之色。祖瑩當時在座,就說:“有《悲彭城》,只不過是王公您沒有見過罷了?!蓖趺C說:“可以為我們讀一讀?!弊娆搼曊b讀:“悲彭城,楚歌四面起。尸積石梁亭,血流睢水里?!蓖趺C聽罷,很是驚嘆贊賞。元勰也大為高興,回來對祖瑩說:“你真是神嘴啊。今天若不是你,我差點被吳子所壓服?!弊娆撘晕膶W為世人所重,他常對人說:“文章必須自出匠心,成一家風骨。生活經歷不同,怎么能同別人有一樣的風格呢?”祖瑩性情豪爽,氣節(jié)很高,處境困窘失意、命運充滿不順屢受挫折的士大夫,都會托命于他,他必然會盡力關懷救助,當時人也因此夸獎他。孝昌年間,在廣平王府第挖得古代玉印,皇帝下詔給祖瑩與黃門侍郎李琰之去辨別它是什么時代的東西。祖瑩說:“這是于闐國王在晉朝太康年間獻給皇上的禮物。”于是用墨涂字驗看,果然像祖瑩所說那樣,當時人稱贊他博聞多識。他多次升遷后擔任國子祭酒,等到出帝登基,祖瑩以太常卿的身份主持大禮,被封為文安縣子。漸漸地因功遷升儀同三司,晉封為伯爵。他去世以后,朝廷追贈他為尚書左仆射、司徒公、冀州刺史。(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注】子規(guī)杜甫峽里云安縣,江樓翼瓦齊。兩邊山木合,終日子規(guī)啼。眇眇春風見,蕭蕭夜色凄??统钅锹牬?故作傍人低?!咀ⅰ看嗽娛怯捞┰?765)詩人客居云陽時所作。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聯交代云安縣的地理位置和建筑風貌,一個“齊”字寫出江樓的整飭。B.江岸兩邊的大山與樹木交合在一起,山高林茂,營造子規(guī)悲啼的環(huán)境。C.“眇眇”寫春風吹動的樣子,“蕭蕭”寫夜色的凄涼,兩者形成鮮明對比。D.全詩情感表達含蓄蘊藉,格律謹嚴,比較典型地體現了杜甫詩的風格。11 【解析】選C。C項,“兩者形成鮮明對比”中“對比”一說錯誤,從詩中來看,無論是“眇眇春風”,還是“蕭蕭夜色”,都是哀景,風聲蕭蕭,夜色凄涼,二者屬于同類,無法形成對比。16.請簡要分析作者是如何表達“客愁”的。(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運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手法。①山樹相合,天色晦暗,風聲蕭蕭,夜色凄涼,以此襯托詩人客居在外之愁;②詩人客居在外,羈旅含愁,子規(guī)偏偏傍人低飛且悲鳴不已,使詩人愁上加愁。(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出師表》中,諸葛亮諄諄告誡后主,宮中之事咨詢郭攸之等人之后再施行,必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韓愈的《師說》將古之圣人與今之眾人對比之后,針對當時“恥學于師”的不良社會風氣,指出如果不及時糾正這種態(tài)度,必將會導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結果。(3)李白的《蜀道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描寫了飛流直下、瀑布喧囂、水石激蕩的動人場景。答案:(1)裨補闕漏有所廣益(2)(是故)圣益圣愚益愚(3)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2021·八省聯考題型)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10分)京劇得到了城市的有力支撐和推動,它發(fā)源、醞釀于農村,誕生、成熟于北京,興盛、繁榮于上海。正是城市強大的輻射性與集中性,使京劇得以極大地拓展生存的空間,贏得上升的高度,獲得長足的發(fā)展。京劇的繁榮也使城市文化得到極大的豐富,使城市精神得到了足夠的升華,()。因此,京劇與城市的關系是血脈相連、無法拆解的。如果將城市比作一個健康的、不斷成長的人,那么建筑便是它的骨骼和身軀,版圖便是它的肌肉,科學技術、生產水平和市民社會生活水平便是它的血液。而支持、承載它的則是一條條文化經脈。京劇藝術正是永恒跳動的一條經脈,它的搏動牽動了中國的歷史、中國的文學、中國的各類藝術,它與其他千萬經脈一起構成了整個城市、整個民族強大的精神網絡。沒有京劇的精神網絡,沒有文化的經脈,一個城市再怎么高聳,再怎么龐大,也只能是一個缺12 乏智慧、沒有活力的軀殼。18.下列填入文中括號中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A.京劇的成長是城市的力量推動的,城市的文化由京劇的魅力塑造B.京劇的成長是城市的力量推動的,京劇的魅力塑造了城市的文化C.城市的力量推動了京劇的成長,城市的文化由京劇的魅力塑造D.城市的力量推動了京劇的成長,京劇的魅力塑造了城市的文化【解析】選D。D項兩句話構成對偶,句式整齊,內容貼切,城市與京劇互相成就,銜接得比較好。19.下列各項中,和畫波浪線的句子使用的修辭手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A.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B.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C.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D.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窘馕觥窟xD。D項和畫波浪線的句子都使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20.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修改。(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京劇藝術正是一條永恒跳動的經脈。21.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6分)一般來講,確定食物保質期需要從兩方面考慮。一方面是要考慮食物食用品質,包括外觀、顏色、口感、味道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產實踐中大多以微生物指標作為判斷其衛(wèi)生品質的依據,保質期內的食物,不應出現微生物引起的腐敗變質現象。我們國內經常將食物的安全期限當作“保質期”,認為食物只要過了這個安全期限就是危險的。事實上,國外所提的“保質期”,指的是食物具有最佳食用品質的最后日期或者商家售賣該種食物的最后日期,超過這個天數,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并不意味著這個時候的食物衛(wèi)生品質有問題,已經不能食用了。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國外的表述更加客觀合理,預留的想象空間較小。答案:①另一方面是要考慮食物衛(wèi)生品質②食物的食用品質就變差了③相對于我國“保質期”的提法13 22.請對下面這段新聞報道的文字進行壓縮。要求保留關鍵信息,句子簡潔流暢,不超過55個字。(4分)2020年6月3日上午,中國農業(yè)科學院在京發(fā)布《中國農業(yè)產業(yè)發(fā)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糧食生產基本面良好。《報告》基于統(tǒng)計數據,利用中國農業(yè)產業(yè)模型(CASM)模擬預計,2020年全國糧食產量將達到6.7億噸,高于2019年的6.6億噸。稻谷、小麥和玉米產量將分別達到2.1億噸、1.3億噸和2.6億噸。糧食種植面積較2019年略有減少,但單產將有所增加。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2020年6月3日,②中國農業(yè)科學院發(fā)布《中國農業(yè)產業(yè)發(fā)展報告2020》,③預計今年全國糧食產量將達到6.7億噸。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材料一:深圳一名9歲女孩,乘坐電梯上行時,突然遭遇電梯下墜。她馬上按下所有按鈕,電梯從19樓漸次滑至1樓,女孩安然無恙。材料二:江蘇一名13歲的男孩,獨自在家時遭遇火災??吹娇蛷d冒煙,他立刻躲進衛(wèi)生間,將淋浴打開對準門縫噴灑,防止明火蔓延,同時大聲呼救,最終被消防員安全救出。材料三:日前,江蘇省某小學一名五年級學生的父親在班級群里說:“今天我去學校,掛上來訪證啦?;貋砀⒆右徽f,孩子立馬說,老師早就說過,外來人員到校必須登記并戴上‘外來人員來訪證’。為學校保障孩子安全的舉措點贊!”據介紹,該小學開設了“午間三分鐘——護航孩童生命成長”安全教育課程,旨在關注學生安全防護與安全教育。請從下列任務中任選一個,以高中學生的身份完成寫作任務。①參加學校演講會寫一篇演講稿。②給《教育報》寫一封建議信。③給家長寫一篇倡議書。要求:結合材料,自選角度,確定立意;切合身份,符合文體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14 【寫作指導】這是一則任務驅動型作文。解答此類試題一般分兩步,一是解讀材料,抓住材料關鍵詞句,注重材料的啟發(fā)和引導,明確立意方向;二是解讀任務,在文體、內容、思維、對象等方面明確任務導向。本題共設置三則材料,前兩則材料記述的是小學生在危險和意外等突發(fā)狀況中成功自救的事件,第三則材料是學校對學生開展安全教育的實例。三則材料分別從學生自身和學校教育的角度,關注學生安全防護與安全教育問題。據此,考生寫作時應圍繞“未成年人安全教育”的問題,探討提高安全意識、生存意識,如何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培養(yǎng)學生自救自護的能力。本題所給任務有三個:任務一,參加學校演講會寫一篇演講稿,寫作時要注意演講稿的形式,還要注意演講的具體情境,內容上側重呼吁學生提高安全意識,從學生自身角度增長安全知識和經驗;任務二,給《教育報》寫一封建議信,注意書信體的格式,稱謂、語氣要得體,內容上側重提出合理的安全建議;任務三,給家長寫一篇倡議書,注意倡議書的格式和內容要求,寫作對象是家長,考生寫作時要從家庭教育角度提出合理的倡議。還要注意以高中學生的身份完成寫作,三個寫作任務,任選其一?!緟⒖剂⒁狻繛閰⒓訉W校演講會寫一篇演講稿,可立意為:①自保自救也是一種不可缺少的能力;②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生必備;③學習貴在應用。給《教育報》寫一封建議信,可立意為:①各級學校都應把培養(yǎng)學生安全防護意識放在應有的位置;②自保自救不是選修課,應是必修課;③各級學校應重視校園安全;④學校教育,應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衛(wèi)生健康素養(yǎng)。給家長寫一封倡議書,可立意為:①家長不僅要重視孩子的分數,也要重視孩子的安全防護意識的培養(yǎng);②家長應大力支持學校采取的安全措施;③安全教育也是家庭教育的必要選項?!緟⒖祭摹坷潇o機智,學會自救各位老師、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冷靜機智,學會自救”。當我們打開電視,翻開報紙,每天都能看到車禍、食物中毒、墜樓、火災、溺水、誤傷等報道,一件件、一樁樁都讓人觸目驚心。我們無法體會那些人面臨死亡,失去生命那一瞬間腦海里有過什么想法或是經歷了什么樣的恐懼,但活著的我們都能感受一個生命突然從身邊15 消失的痛苦和無奈。據了解,我國每年大約有1.6萬名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40多人,也就是說每天將有一個班的學生在“消失”。有專家指出,導致悲劇發(fā)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缺乏安全知識,自我保護能力差。因此,掌握自護自救知識,鍛煉自護自救能力,在面對意外或危險時,能果斷正當地進行自護自救,機智勇敢地處置危險,我們才能快樂、平安、健康地成長。人類是在災難中生存和發(fā)展起來的。面對不以人意志為轉移的突發(fā)事件,抱怨憤怒無濟于事,也于事無補。這時若能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和理性的反應,就能積極應對突發(fā)事件,減少傷亡和損失。地震心理學上有一個“12秒自救機會”,即地震發(fā)生后,若能鎮(zhèn)定自若地在12秒內迅速躲避到安全處,就能給自己提供最后一次自救機會。否則,兇多吉少。日本曾有統(tǒng)計,發(fā)生地震時被落下物砸死的人,超過被壓死的人,可見冷靜和好心態(tài)就是逃生力和減災力。保持良好心態(tài),往往能規(guī)避突發(fā)事件所帶來的災害。人在遭遇突發(fā)事件時,不同的人心理反應是不一樣的,心理素質較好者,也會感到緊張害怕,但大腦清醒,肌肉有力,反應敏捷,行動有力;心理素質不好者,如平素膽小怕事者,見災難臨頭會目瞪口呆,不知所措,不知趕快逃離,最終難逃危險。盡管每一個人面對恐慌、災難、死亡等危險,都會感到擔心、害怕,這是人之常情,也是正常的心理表現。但是,除了這些反應之外,人們更應該表現出堅強的一面,害怕不是辦法,擔心無濟于事,既來之,則安之,坦然面對,設法解決,這才是成熟心理的凸顯。人對突發(fā)事件的反應方式,既與個體特征有關,也與訓練有關,平素加強人們對突發(fā)事件的應付能力的訓練,特別是對心理素質較差的個體進行這種訓練,是非常有益的。日本的抗震防震教育是從娃娃抓起的,每年的9月1日是全國的防災日,都要組織大規(guī)模的防災演習。而我們安全預防教育則相對匱乏,安全意識也相對薄弱,應對突發(fā)事件的知識和經驗也欠缺,安全教育的短板急需彌補。同學們,生存是一種本領,善于生存、學會自我保護是我們一生必修的功課。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16
同類資料
更多
2021-2022新教材高中語文期末素養(yǎng)檢測(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上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