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地理二輪專題復習:地質(zhì)地貌 精選選擇題100題(word版,含答案)
ID:49026 2021-10-08 1 8.00元 37頁 2.90 MB
已閱讀10 頁,剩余27頁需下載查看
下載需要8.00元
免費下載這份資料?立即下載
2022年高考地理二輪專題復習:地質(zhì)地貌精選選擇題100題第37頁共37頁一、單選題(2021·全國高三專題練習)下圖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單側(cè)斷面。該河段兩岸依次分布著海拔不同的四個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積著河流沉積礫石。礫石的平均礫徑T3>T0>T2>T1。洪水期河水僅能淹沒T0。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1.面積仍在擴大的平坦面是A.T0B.T1C.T2D.T32.該斷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時期為A.T3形成時期B.T2形成時期C.T1形成時期D.T0形成時期3.推測該河段所在區(qū)域的地殼經(jīng)歷了A.持續(xù)下降B.持續(xù)抬升C.間歇性下降D.間歇性抬升(2022·全國)下圖示意某地質(zhì)剖面,其中①指斷層。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4.①②③④中最先形成的是()A.①B.②C.③D.④5.砂礫石層的下界為相對平坦而廣闊的面。該面形成時期,所在區(qū)域可能()A.地殼持續(xù)抬升,遭受侵蝕第37頁共37頁 B.地殼持續(xù)下降,接受沉積C.地殼運動穩(wěn)定,遭受侵蝕D.地殼運動穩(wěn)定,接受沉積6.(2021·全國高三專題練習)下圖為某地的地質(zhì)平面示意圖,讀下圖,回答下列小題。A.甲處的物質(zhì)主要來源于地殼B.斷層發(fā)生在花崗巖形成之后C.巖漿侵入可能導致乙處巖石變質(zhì)D.丙處的溶洞景觀由巖漿活動造成(2022·全國高三專題練習)下圖所示地貌景觀位于粵北地區(qū),其形成需要特定的地質(zhì)條件。讀圖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題。7.形成圖中所示地貌景觀的巖石類型、地質(zhì)構(gòu)造和所需的外力作用分別是()A.變質(zhì)巖、水平裂隙、流水侵蝕B.沉積巖、水平裂隙、風力侵蝕C.巖漿巖、垂直裂隙、風力侵蝕D.沉積巖、垂直裂隙、流水侵蝕8.導致圖中所示景觀巖層出露地表的最直接的內(nèi)力作用形式是()第37頁共37頁 A.垂直抬升B.水平拉張C.水平擠壓D.巖漿噴發(fā)(2022·全國高三專題練習)下圖為某區(qū)域的地質(zhì)剖面圖。該區(qū)域由地表平坦的X區(qū)和地表略有起伏的Y區(qū)組成。X區(qū)的玄武巖巖層較厚,Y區(qū)的玄武巖巖層較薄。據(jù)此完成下列各題。9.導致該區(qū)域分異為X區(qū)和Y區(qū)的主要原因是A.流水侵蝕B.巖層褶皺C.風沙侵蝕D.巖層斷裂10.X區(qū)和Y區(qū)的玄武巖厚度存在差異是因為A.噴發(fā)物質(zhì)差異B.冷凝環(huán)境差異C.外力侵蝕差異D.地殼運動差異(2020·湖南長沙·高三月考)下圖為達里諾爾湖位置圖。該湖湖水只有補給,沒有外瀉,補給全靠四條河流的淡水注入。湖中生長著對環(huán)境極為挑剔的華子魚,每年5月,湖冰開始消融,華子魚就要從達里諾爾湖湖口出發(fā),沿河道逆流而上,找到合適的地方產(chǎn)卵。產(chǎn)卵后的華子魚和孵出的幼魚會游回大湖棲息、生長,冬季進入深水處過冬。由于生態(tài)退化、水草稀少,每年5月,當?shù)貪O民就會在入湖的四條河流上游打下竹樁、鋪設羊胡草把。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第37頁共37頁 11.依據(jù)圖文信息,判斷下列有關該湖泊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冰川侵蝕形成的湖泊,是咸水湖B.火山熔巖阻塞形成的湖泊,是淡水湖C.地殼凹陷形成的湖泊,是咸水湖D.風力侵蝕形成的湖泊,是淡水湖12.推測漁民捕撈華子魚的最佳時間是A.12月~1月B.4月~5月C.6月~7月D.9月~10月13.每年5月,漁民在入湖河流上游打下竹樁、鋪設羊胡草把的目的是A.減緩流速,阻擋魚類洄游B.阻擋途中天敵,保護魚類C.利于魚卵附著,確保幼魚成活D.利于擾動湖水,為魚類提供餌料(2022·全國高三專題練習)下圖為某地區(qū)的地質(zhì)剖面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14.地質(zhì)構(gòu)造和巖層形成的先后順序是(  )A.甲乙丙B.乙丙甲C.丙乙甲D.丙甲乙第37頁共37頁 15.在地質(zhì)演化過程中,形成褶皺的次數(shù)是(  )A.1B.2C.3D.4(2021·全國)和田玉分布于昆侖山,是由大理巖與巖漿接觸形成的玉石,其中產(chǎn)于山上原生礦處的稱為山料,產(chǎn)于河床中磨圓程度好的稱為籽料。完成下列各題。16.和田玉屬于A.侵入巖B.沉積巖C.變質(zhì)巖D.噴出巖17.導致和田玉籽料磨圓程度好的主要地質(zhì)作用是A.接觸變質(zhì)作用B.風力侵蝕作用C.流水沉積作用D.流水搬運作用(2022·浙江高三專題練習)下圖為我國西北干旱區(qū)某地河谷剖面圖。該河谷兩側(cè)山坡植被景觀截然不同,一側(cè)植被茂盛,另一側(cè)植被稀疏。完成下列各題。18.從成因看,該河谷為(  )A.地塹谷B.斷層谷C.背斜谷D.向斜谷19.該地河谷植被茂盛的一側(cè)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①側(cè),光照較強B.②側(cè),熱量較多C.①側(cè),蒸發(fā)較弱D.②側(cè),降水較多(2021·全國高三專題練習)第37頁共37頁 某河流位于浙江東部,下游河床受徑流與潮汐共同影響:枯水期,以潮流帶來的泥沙淤積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徑流沖刷河床。圖示意該河下游某地1962年兩個時期河床斷面形態(tài),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時期的河床斷面。1964年在該河上游建成水庫;2000年,在該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閘。據(jù)此完成下列小題。20.河床斷面形態(tài)從甲至乙的變化過程發(fā)生在A.1~3月B.3~6月C.6~9月D.9~12月21.水庫竣工后,水庫下游河流A.徑流量增大B.河道淤積C.流速加快D.河床展寬22.在該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閘的主要作用是A.切斷潮流泥沙補給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C.提高潮流沖淤能力D.攔截河流入海泥沙(2022·全國高三專題練習)下圖為“某區(qū)域地質(zhì)簡圖”。該區(qū)沉積地層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變老。讀圖回答下列小題。第37頁共37頁 23.從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質(zhì)剖面示意圖是A.AB.BB.C.CD.D24.為揭示深部地質(zhì)狀況,在丙處垂直鉆探取芯,可能發(fā)現(xiàn)的地層是A.志留系B.石炭系C.二疊系D.第四系(2021·全國高三專題練習)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25.依據(jù)如圖中信息判斷,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類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A.年降水量的差異B.地質(zhì)構(gòu)造部位不同C.植被覆蓋率不同D.地表巖石種類不同26.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來,該地區(qū)地殼經(jīng)歷過A.間歇性抬升B.持續(xù)性抬升第37頁共37頁 C.間歇性沉降D.持續(xù)性沉降(2022·全國高三專題練習)下圖為某次地質(zhì)野外考察時拍攝的照片。照片中界面M之上的“甲”是一水平巖層,界面M之下的“乙”是一向斜,“丙”是地表溝谷,N是巖層層面。讀圖完成下面小題。27.界面M反映的地質(zhì)含義不同于N的是()A.沉積物變化B.古氣候變化C.古環(huán)境變化D.構(gòu)造運動變化28.該區(qū)域()A.甲抬升前持續(xù)接受沉積B.乙形成時代晚于甲巖層C.乙形成后經(jīng)歷長期侵蝕D.丙是背斜受侵蝕的結(jié)果(2021·全國高三專題練習)下圖為某地地質(zhì)剖面圖,圖中①~⑧為巖層編號,其年代由老到新。完成下面小題。第37頁共37頁 29.圖中甲、乙兩地有關地質(zhì)地貌的敘述,正確得是A.甲——背斜巖層受到水平擠壓成山B.甲——向斜槽部巖層向下彎曲成谷C.乙——背斜頂部受張力被侵蝕成谷D.乙——向斜上覆巖層差別侵蝕成谷30.有人稱丙處山峰為“飛來峰”,其巖石可能是A.石灰?guī)r砂巖B.花崗巖流紋巖C.大理巖石英巖D.安山巖玄武巖(2021·全國高三專題練習)下圖為某地地質(zhì)剖面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31.甲地所在地形區(qū)的地質(zhì)構(gòu)造是A.地壘B.地塹C.背斜D.向斜32.按成因分類,甲處巖石屬于A.噴出巖B.侵入巖C.沉積巖D.變質(zhì)巖(2021·湖南長沙·高三月考)第37頁共37頁 某中學開展研學活動,在晉陜間黃河峽谷某地段觀察地質(zhì)地貌景觀。下圖為黃河峽谷地貌景觀。在峽谷西側(cè)的公路邊觀察由黃土層、砂礫石層和砂頁巖層構(gòu)成的地層剖面。在峽谷東側(cè)的峭壁上觀察到砂頁巖層中的褶皺構(gòu)造。完成下列問題。33.此地地層和地質(zhì)構(gòu)造的形成時間,從老到新的順序為()A.①②③④B.④③①②C.②①④③D.③④②①34.此地地層與構(gòu)造的形成與黃河有關的是()A.①B.②C.③D.④(2022·全國高三專題練習)以南嶺為例,要求考生判別相關地理要素特征和差異,以此推知其他重要地理界線的突出作用。某同學參加化石保護性發(fā)掘的實踐活動。下圖為該同學手繪的地質(zhì)剖面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小題。35.圖中最可能發(fā)掘出化石的是()A.①B.②C.③D.④36.圖中()A.斷層形成晚于褶皺B.甲處巖石經(jīng)過變質(zhì)作用而成C.山峰是由背斜形成第37頁共37頁 D.乙處煤層因沉積作用厚度大(2021·浙江高三專題練習)下圖為某湖泊區(qū)域地質(zhì)構(gòu)造示意圖。圖中等值線為該區(qū)域250萬年以來沉積物等厚度線。完成下列各題。37.該湖湖盆形成主要因()A.風化侵蝕B.搬運沉積C.構(gòu)造抬升D.斷裂下陷38.在外力作用下,該湖盆區(qū)的湖泊最容易形成陸地的是()A.甲B.乙C.丙D.?。?021·全國高三專題練習)火地島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島嶼,西部和南部山地為安第斯山脈余脈。東部和北部為平緩低地,覆蓋第四紀冰川沉積和火山灰礫,多湖泊和沼澤濕地島上雪線高度僅500~800米,有很多樹木,樹冠形狀奇特,當?shù)胤Q作“醉漢樹”,圖示為火地島及其周邊區(qū)域圖。完成下面小題。39.關于圖示島嶼敘述正確的是(???)①西部沿岸暖流增濕,東部沿岸寒流減濕②山脈大致呈南北向,山脈阻擋,形成西部多雨區(qū)和東部雨影區(qū)③島上湖泊多為冰川作用形成第37頁共37頁 ④地處太平洋板塊與美洲板塊碰撞擠壓處,多火山地震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40.火地島上雪線高度僅500~800米的主要因素是(???)A.緯度B.海拔C.海陸位置D.地形41.據(jù)圖推測“醉漢樹”的樹冠朝向(???)A.西北B.西南C.東南D.東北(2021·全國)某實驗小組做如下實驗:在花崗巖表面淋上25℃左右的水,記錄其內(nèi)外溫度變化。下圖為所測得的巖石內(nèi)外溫度變化曲線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42.花崗巖的形成過程是巖漿(  )A.高溫變質(zhì)B.侵入冷凝C.高壓成巖D.噴出冷卻43.該實驗模擬的地質(zhì)作用是(  )A.風蝕作用B.水蝕作用C.溶蝕作用D.風化作用(2020·全國高三專題練習)南疆策勒恰哈橋是315國道上的重要交通設施,以前舊橋極少受風沙危害。后來緊鄰舊橋建設了高度、長度、寬度均大于舊橋的新橋。自恰哈新橋建成投入使用以來,3~9月橋(路)面風沙堆積成為困擾交通的重要難題。據(jù)此完成下列小題。第37頁共37頁 44.恰哈新橋積沙的主要來源是(  )A.甲處戈壁B.乙處河谷C.丙處戈壁D.丁處河谷45.造成恰哈新橋和舊橋積沙差異的主導因素是(  )A.距沙源地遠近B.植被覆蓋率C.橋欄阻風程度D.橋梁寬度46.恰哈新橋3~9月橋(路)面積沙嚴重的主要原因是(  )A.植被覆蓋差B.大氣運動活躍C.河流水位高D.降水稀少(2017·廣西桂林市·桂林中學)下圖示意在黃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監(jiān)測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與監(jiān)測起始點的距離。起始點是位于海岸一側(cè)的固定點。讀下圖,完成下列小題。第37頁共37頁 47.1975~2004年,該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蝕、淤積的變化趨勢是()A.持續(xù)淤積B.先侵蝕、后淤積C.持續(xù)侵蝕D.先淤積、后侵蝕48.推測1992~1997年期間()A.黃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B.黃河入海年徑流量減少C.黃河流域植被覆蓋率降低D.黃河沿岸農(nóng)業(yè)灌溉面積減少(2021·浙江高三專題練習)下圖為世界部分板塊分布示意圖,圖中實線表示板塊邊界,箭頭表示板塊運動方向。完成下面小題。49.甲、乙板塊分別是六大板塊中的()A.歐亞板塊、太平洋板塊B.印度洋板塊、歐亞板塊C.歐亞板塊、美洲板塊D.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50.圖中丙處附近的海底地形多是()第37頁共37頁 A.裂谷B.海嶺C.海溝D.海岸山脈(2021·河北)珠穆朗瑪峰(27°59'14"N,86°55'26"E)位于青藏高原南緣的喜馬拉雅山脈中。2020年12月8日,中國和尼泊爾同時宣布珠穆朗瑪峰最新測定的高程為8848.86米。下表為我國三次登頂珠峰的時間及所測高程表。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登頂時間(北京時間)珠峰高程第一次1975年5月27日14:308848.13米(雪面高)第二次2005年5月22日11:088844.43米(巖面高)第三次2020年5月27日11:008848.86米(雪面高)51.我國登山隊員三次登頂?shù)臅r間都選擇在5月,主要是因為5月珠峰峰頂()A.氣溫較高B.風雪強度小C.光照較強D.能見度較高52.三次測量高程不等說明珠峰身高隨時在變化,造成其變化的原因是()①板塊張裂②地震活動③全球變暖④風化侵蝕⑤地殼抬升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53.我國登山隊員第三次登頂并在峰頂停留了約150分鐘,在此期間()A.??冢?10°10'E)太陽高度不斷變大B.洛杉磯(118°22'W)進入到新的一天C.東京(139°41'E)旗桿日影逐漸變短D.羅馬(12°29'E)與北京始終在同一天(2020·武邑武羅學校)讀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完成下列問題。第37頁共37頁 54.導致圖中鐵路線彎曲的主導因素是A.避開河谷B.避開山脊C.聯(lián)系居民點D.避開斷層55.圖中居民點的分布特點是①沿河分布②沿交通線分布③沿斷層線分布④聚落的規(guī)模與地形有關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022·浙江高三專題練習)西岳華山是巖漿侵入到地表以下冷凝后在斷層基礎上發(fā)育而成的。讀華山斧劈石景觀圖,完成下面小題。56.斧劈石屬于A.玄武巖B.花崗巖C.石灰?guī)rD.大理巖57.導致斧劈石破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風化作用B.風力作用C.流水作用D.生物作用第37頁共37頁 (2021·全國)下圖為四種地貌景觀。完成下列問題。58.主要由沉積作用形成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9.有利于聚落形成的是()A.①B.②C.③D.④(2019·云南高三月考)圖為某半島地形圖。讀圖,完成題。60.該半島火山活動頻繁,是因為受到()A.太平洋板塊張裂的影響B(tài).印度洋板塊張裂的影響C.印度洋板塊擠壓的影響D.太平洋板塊擠壓的影響61.當?shù)鼐用穹€(wěn)定的用電來源于()A.地熱能B.風能C.水能D.太陽能62.7月份該半島可能出現(xiàn)()A.冰川與巖漿相映B.極晝C.成群的企鵝D.臺風第37頁共37頁 (2021·全國)2015年初,群島國家湯加附近洋面形成了一個新島嶼。讀湯加位置與新島形成圖(下圖),完成下面小題。63.湯加附近洋面新島的成因可能是A.印度洋板塊和太平洋板塊擠壓,海底火山噴發(fā)B.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擠壓,海底火山噴發(fā)C.南極洲板塊和太平洋板塊擠壓,海底火山噴發(fā)D.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張裂,海底火山噴發(fā)64.緊鄰湯加東側(cè)的海底地形名稱為A.大陸架B.海溝C.洋盆D.海嶺65.從塔斯馬尼亞島(位于澳大利亞東南部)經(jīng)湯加到南極大陸邊緣一線,洋底地殼年齡的大致變化趨勢是A.年輕→年老B.年老→年輕C.年輕→年老→年輕D.年老→年輕→年老(2019·濟南外國語學校高三期中)下圖示意洋縣及周邊地區(qū)。洋縣境內(nèi)的興隆嶺一帶氣候暖濕,有“西北小江南”的美譽。洋縣東部的黃金峽介于秦巴山地之間,全長約53公里,可分為上、下兩段,河道上段淺寬,下段深窄,兩岸山林茂密。漢江水流經(jīng)黃金峽后由濁變清,故黃金峽有“過濾器”之稱。據(jù)此完成下列問題。第37頁共37頁 66.興隆嶺一帶被譽為“西北小江南”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緯度、?河流B.地形、大氣環(huán)流C.大氣環(huán)流、河流D.地形、交通67.下列有關漢江水流經(jīng)黃金峽后由濁變清的原因敘述正確的是①上段水量大,水流速度快,有利于泥沙輸送??②上段水流緩慢,有助于泥沙堆積③下段深窄彎曲,有利于泥沙沉積???④下段兩岸森林茂密,進入峽谷的泥沙少⑤下段山高谷深,人類活動較少,水土流失較小A.①④⑤B.①③④C.②④⑤D.②③⑤(2020·沙坪壩區(qū)·重慶南開中學高三期中)第37頁共37頁 基瓦利納是美國阿拉斯加州的一座小鎮(zhèn),它位于一條狹長的沙壩上,海拔1.8~3米。歷史上,在一年中的大多數(shù)日子里,基瓦利納幾乎被厚厚海冰包圍,每到秋冬季多暴風雪發(fā)生。近50年來,由于全球變暖,海水侵蝕使得基瓦利納小鎮(zhèn)島嶼面積急劇縮小,預計到2025年,該小鎮(zhèn)將會徹底沉入海底。讀圖,完成下面小題。68.形成狹長沙壩的地質(zhì)作用是(  )A.冰川堆積B.海浪堆積C.珊瑚堆積D.火山噴發(fā)69.當基瓦利納小鎮(zhèn)處于一年中冰雪融化最多的時候,該區(qū)域(  )A.出現(xiàn)極夜現(xiàn)象B.暴風雪頻發(fā)C.河流從東面沖刷島岸D.受溫暖西風影響70.近50年來,基瓦利納小鎮(zhèn)島嶼面積急劇縮小的最主要原因是(  )A.暴風頻率增加,風浪侵蝕海岸加劇B.海平面上升,島嶼沿岸低地被淹沒C.植被遭破壞,抵抗侵蝕的能力下降D.海冰消融,失去海冰對島岸的保護(2021·全國高三專題練習)歐洲地區(qū)是內(nèi)外力作用體現(xiàn)非常強烈的地區(qū)之一,如冰島、阿爾卑斯山的形成是內(nèi)力作用的重要體現(xiàn),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峽灣,北歐、中歐的冰磧殘丘,阿爾卑斯山上的U型谷和角峰等都是第四紀冰期冰川作用的產(chǎn)物。下圖是歐洲第四紀冰期冰川分布圖,據(jù)此完成下列各題。第37頁共37頁 71.冰島位于A.亞歐板塊與大西洋板塊的生長邊界B.亞歐板塊與美洲板塊的消亡邊界C.亞歐板塊與大西洋板塊的消亡邊界D.亞歐板塊與美洲板塊的生長邊界72.與第四紀冰期時的海岸線相比,歐洲現(xiàn)代海岸線A.向陸地推進,更加曲折B.向海洋推進,更加曲折C.向陸地推進,更加平直D.向海洋推進,更加平直73.阿爾卑斯山上角峰的形成過程是A.板塊碰撞——褶皺隆起——冰川堆積B.板塊碰撞——褶皺隆起——冰川侵蝕C.板塊張裂——斷裂上升——冰川堆積D.板塊張裂——斷裂上升——冰川侵蝕(2020·黑龍江哈爾濱市·哈九中高三月考)從秦嶺第二高峰鰲山(海拔3475米)沿山脊徒步至第一高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的戶外徒步線路——鰲太線,以山水形勝而出名。但其積雪多、難度大、危險性高,對戶外愛好者提出挑戰(zhàn),尤其以一段稱為“石海”的路段最難,基本上是在碎石上攀爬。如圖示意“石?!本坝^與秦嶺太白山北坡植被分布。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第37頁共37頁 74.從安全角度考慮,一年中最適合在鰲太線上徒步旅行的時期是A.1、2月B.4、5月C.7、8月D.10、11月75.推測“石?!背霈F(xiàn)的位置在A.落葉闊葉林之下B.落葉闊葉林與針闊混交林之間針闊混交林與高山灌叢草甸之間D.高山灌叢草甸之上76.與“石?!毙纬蛇^程關系最密切的因素是A.氣溫的日變化B.氣溫的季節(jié)變化C.降水的日變化D.降水的季節(jié)變化(2022·江蘇高三開學考試)珊瑚礁是由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共同形成的生物質(zhì)石灰?guī)r,主要分布在熱帶淺水海域。造礁珊瑚一般生活在距海面25米以內(nèi)海域。下圖示意珊瑚礁發(fā)育的一種模式的不同階段。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77.判斷圖示珊瑚礁的發(fā)育階段依次是()A.②①④③B.③①④②C.②④①③D.③④①②第37頁共37頁 78.圖中所示④階段珊瑚礁的形成過程中,海平面可能()A.先升后降B.先降后升C.持續(xù)上升D.持續(xù)下降79.西太平洋35°N附近海域也分布有珊瑚礁,主要原因是這里()A.島嶼眾多B.受副熱帶高壓控制C.受暖流影響D.受東亞季風影響(2018·全國高三專題練習)澳大利亞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生態(tài)系統(tǒng),縱貫于澳大利亞的東北沿海。近年來,大堡礁因珊瑚礁內(nèi)珊瑚蟲逐漸死亡出現(xiàn)大規(guī)模白化現(xiàn)象,超過90%的珊瑚礁受到影響,有專家表示“我們已經(jīng)無能為力,大堡礁將在20年左右時間內(nèi)消失殆盡”。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80.大堡礁的形成原因是()A.火山作用B.侵蝕作用C.堆積作用D.風力作用81.大堡礁附近適合珊瑚蟲大量存在的條件是()A.緯度較低,熱量條件適宜B.西澳大利亞寒流影響C.東南信風帶來濕潤氣流D.降水較多,鹽度低82.近年來,大堡礁出現(xiàn)大規(guī)模白化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變暖B.水質(zhì)潔凈、透明度高C.浮游生物眾多D.海岸線長(2021·全國高三專題練習)位于美洲大陸最東端的拉布拉多半島(見下圖),湖泊眾多,有“高原湖泊”之稱。在第四紀冰期時,拉布拉多半島是北美大陸三大冰川中心之一。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第37頁共37頁 83.拉布拉多半島眾多湖泊的成因主要是①地殼斷陷后積水成湖②冰川侵蝕后洼地積水成湖③冰磧物堵塞部分河道后積水成湖④火山口積水成湖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84.據(jù)調(diào)查,近年來拉布拉多半島上湖泊呈持續(xù)擴大和增多的趨勢。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暴雨天氣增多B.人類活動減少C.地表蒸發(fā)減弱D.全球氣候變暖85.拉布拉多半島東部的甲海域漁業(yè)資源豐富,其冬季漁業(yè)生產(chǎn)遭遇的困難有①臺風②海霧③極夜④低溫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86.(2021·全國高三專題練習)下圖地貌景觀顯示的巖石類型和主要的地質(zhì)構(gòu)造最可能是()第37頁共37頁 A.巖漿巖、褶皺B.沉積巖、褶皺C.巖漿巖、斷層D.沉積巖、斷層(2021·全國高三專題練習)當河流流經(jīng)地區(qū)的地殼運動是間歇性上升時,那么在地殼上升運動期間,河流以下切為主;在地殼相對穩(wěn)定期間,河流以側(cè)蝕和堆積為主,這樣就在河谷兩側(cè)形成多級階地??死镅藕影l(fā)源于昆侖山,向北匯入塔里木盆地的沙漠中,下圖為某科考隊繪制的克里雅河出山口處河床至階地剖面示意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87.低階地表層沉積物分選性明顯較高階地差的原因是(  )A.大陸性氣候風速多變B.徑流量隨季節(jié)變化明顯C.沉積物質(zhì)來源復雜D.物理風化作用較強88.科考隊發(fā)現(xiàn)該地階地下部存在古老的礫石沉積層,其原始地貌可能是(  )A.風積沙丘B(yǎng).風蝕溝谷C.沖(洪)積扇D.三角洲(2020·全國高三專題練習)雅加達是印度尼西亞的首都,人口約1200萬,城市問題突出。雅加達周邊村莊的一些婦女每天背著上百個水罐,逆流而上數(shù)公里到上游岸邊的水井獲取飲用水,然后順水運回村莊銷售(圖a)。圖b為爪哇島局部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圖c為“雅加達氣候資料圖”。第37頁共37頁 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89.圖a反映出雅加達周邊地區(qū)A.降水總量不足B.降水季節(jié)分配不均C.水污染嚴重D.居民習慣飲用礦泉水90.圖b中常見山地形成的主要地質(zhì)作用是A.巖漿侵入B.巖漿噴出C.拉伸斷裂D.擠壓隆起91.雅加達7~10月降水較少的主要原因是A.受高壓控制B.受低壓控制C.信風背風坡D.受寒流影響(2022·全國高三專題練習)下圖為某河谷地質(zhì)、地貌剖面圖,圖中地層年代由①到③變老。圖中階地(用T表示,數(shù)字下標表示階地的級數(shù))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階梯狀地貌。此河段階地主要由于地殼抬升形成。完成下列各題。92.對河谷處的地質(zhì)構(gòu)造類型和兩側(cè)地殼抬升幅度的判斷,正確的是(  )A.向斜 東側(cè)大B.背斜 東側(cè)小第37頁共37頁 C.向斜 西側(cè)大D.背斜 西側(cè)小93.礦產(chǎn)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種貴重金屬礦產(chǎn),但由于河水深不易開采。圖中所示地點可能找到這種貴重金屬礦物的是(  )A.甲B.乙C.丙D.丁(2020·黑龍江哈爾濱市·哈爾濱三中高三月考)下圖為安第斯山脈地理位置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94.安第斯山脈南北狹長的原因是A.沿經(jīng)線方向發(fā)育B.沿火山地震帶發(fā)育C.沿板塊作用邊界發(fā)育D.沿海陸作用邊界發(fā)育95.下列地理現(xiàn)象成因與安第斯山脈密切相關的是A.巴西高原煤炭資源豐富B.南美大陸地表徑流主要流人大西洋C.南美大陸西部沿海形成大漁場D.巴西東南沿海有熱帶雨林氣候分布(2021·全國高三專題練習)火山是地球奉獻給人類的最偉大奇觀之一。96.2016年,日本九州南部的櫻島活火山頻頻噴發(fā)。該火山形成于板塊的消亡邊界。下列火山中,同樣形成于消亡邊界的是(???)第37頁共37頁 A.南美大陸西部圣何塞火山B.大西洋中脊上的冰島海克拉火山B.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火山D.東非大裂谷中的乞力馬扎羅火山97.櫻島火山巖漿噴出地表形成的巖石類似于(???)A.黑色玄武巖B.灰色石灰?guī)rC.褐色沉積砂巖D.肉紅色花崗巖(2022·全國高三專題練習)洪積扇是河流、溝谷的洪水流出山口進入平坦地區(qū)后,因坡度驟減,水流搬運能力降低,碎屑物質(zhì)堆積而形成的扇形堆積體。圖示意賀蘭山東麓洪積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積扇外,其余洪積扇堆積物均以礫石為主,賀蘭山東麓南部大多數(shù)洪積扇耕地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積扇邊緣。據(jù)此完成下列各題。98.賀蘭山東麓洪積扇集中連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賀蘭山東坡()A.坡度和緩B.巖石裸露C.河流、溝谷眾多D.降水集中99.與其他洪積扇相比,甲地洪積扇堆積物中礫石較少的原因主要是()①降水較少?②山地相對高度較小③河流較長?④風化物粒徑較小A.①②B.②③第37頁共37頁 C.③④D.①④100.賀蘭山東麓南部大多數(shù)洪積扇耕地較少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較高B.土層淺薄C.光照不足D.水源缺乏(2022·全國高三專題練習)某礦物形成于上地慢軟流層,后隨巖漿活動到達地表。人們在下圖所示古火山的巖漿巖及河灘泥沙中均發(fā)現(xiàn)了該礦物。讀圖文材料,回答各題。101.使該礦物從上地幔軟流層到達河灘泥沙中的地質(zhì)作用,依次應為A.巖漿噴發(fā)巖層斷裂風化、侵蝕搬運、沉積B.巖漿噴發(fā)巖層斷裂搬運、沉積風化、侵蝕C.巖層斷裂巖漿噴發(fā)風化、侵蝕搬運、沉積D.巖層斷裂巖漿噴發(fā)搬運、沉積風化、侵蝕102.剖面圖中繪制的火山坡度,與實際的火山坡度相比A.變陡了B.變緩了C.無變化D.無法判斷(2021·全國高三專題練習)尖嶺位于海南島東南部陵水黎族自治縣東南側(cè),兩側(cè)均被低山束縛,海岸線向外海呈“喇叭”形狀,海灘前緣是珊瑚礁和基巖平臺,在正常天氣條件下,到達海岸的波浪較小,海灘沉積物以細砂為主,當海浪越過灘脊后,會在陸地一側(cè)形成顆粒較細的堆積物,稱之為沖越扇。讀下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103.沖越扇形成的原動力為第37頁共37頁 A.潮汐漲落B.西南季風C.東北季風D.臺風104.沉積砂層與下面的砂壤層相比A.顆粒更細B.層理明顯C.分選性更差D.肥力更高(2022·浙江高三專題練習)某中學背山面河。該校組織學生開展野外采集巖石標本的實踐活動。一組學生上山在基巖上打了2塊巖石標本,另一組學生去河床撿了2塊巖石標本。下圖為學生們采集的巖石標本,經(jīng)地理老師鑒定有砂礫巖、頁巖、石灰?guī)r和花崗巖。完成下列各題。105.4塊巖石標本,屬于巖漿巖的是A.①B.②C.③D.④106.從基巖上打來的巖石標本,成因是A.巖漿侵入B.海洋中溶解物化學沉積C.巖漿噴出D.碎屑物沉積并固結(jié)成巖(2018·全國高三專題練習)“一半冰川,一半火焰”,冰島這個地方就是冰與火的美麗邂逅,十分迷人!它有著獨特的地質(zhì),溫泉的數(shù)量更是全球之冠。結(jié)合下圖,完成下列各題。第37頁共37頁 107.關于該島的敘述,正確的是A.森林分布面積廣,主要是亞寒帶針葉林B.地熱資源豐富,水力資源非常缺乏C.地處高緯度,有極晝現(xiàn)象,氣溫年較差大D.苔原廣布,草原面積分布較廣,畜牧業(yè)發(fā)達108.V火山大規(guī)模噴發(fā)時,會導致①附近河流水位暴漲②全島平均海拔升高③航空港關閉④北美大氣能見度降低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2022·全國高三專題練習)下圖為我國某盆地油藏地質(zhì)剖面示意圖。其中F1~F4為斷層。在多次區(qū)域性水平擠壓力作用下,大型燃料油藏受到構(gòu)造甲、乙、丙的破壞,使石油組分大量散失。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109.形成構(gòu)造甲、乙、丙的局部地質(zhì)作用是()A.水平擠壓B.水平拉張C.垂向擠壓D.垂向拉張110.構(gòu)造甲、乙、丙會導致石油組分大量散失的根本原因是()第37頁共37頁 A.F1~F4疏導性能好B.F1~F4延伸到地表C.石油埋藏層位較淺D.F1~F4斷至含油層(2021·全國高三專題練習)下圖為華北某地具備示意圖,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111.圖中()A.甲地陡峻,喀斯特地貌典型B.乙地低平,泥石流災害頻發(fā)C.丙村比丁村土層深厚D.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淺112.圖示地區(qū)()A.地勢西高東低、南高北低B.山前平原受外力侵蝕作用明顯C.洪積扇面積差異取決于降水量D.渠水通過蒸發(fā)環(huán)節(jié)參與水循環(huán)(2019·浙江紹興市·高三月考)(六)根據(jù)巖石的質(zhì)地,如礦物顆粒的大小、有無氣孔、疏密程度、形狀等可以推測巖石的形成過程和形成環(huán)境。113.某山體由巖漿巖組成。該巖漿巖表面無氣孔,礦物顆粒粗大,對其成因的合理推測是()①巖漿冷卻較快②巖漿冷卻較慢③在地表形成④在地下形成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14.歷史上,蘇州人利用當?shù)爻幫呱降膸r石做原料生產(chǎn)優(yōu)質(zhì)硯臺。這種巖石巖性致密,呈薄板狀。該巖石可能是()第37頁共37頁 A.噴出巖B.侵入巖C.沉積巖D.變質(zhì)巖第37頁共37頁 參考答案1.A2.A3.D4.D5.C7.D8.A9.D10.C11.C12.A13.C14.B15.B16.C17.D18.B19.C20.D21.B22.A23.A24.A25.D26.A27.D28.C29.C30.A31.A32.B33.D34.B第37頁共37頁 35.C36.A37.D38.A39.B40.A41.C42.B43.D44.A45.C46.B47.D48.B49.A50.B51.B52.C53.D54.C55.A56.B57.A58.B59.B60.D61.A62.A63.A64.B65.D66.B67.C68.B第37頁共37頁 69.C70.D71.D72.A73.B74.C75.D76.A77.C78.A79.C80.C81.A82.A83.B84.D85.C87.C88.C89.C90.B91.C92.C93.B94.C95.B96.A97.A98.C99.B100.B101.C102.A103.D第37頁共37頁 104.B105.D106.D107.D108.B109.A110.D111.C112.D113.D114.D第37頁共37頁
同類資料
更多
2022年高考地理二輪專題復習:地質(zhì)地貌 精選選擇題100題(word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