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屆高三生物(新教材)二輪復習:熱點突破練1種子與果實(含解析)
ID:68464 2021-11-28 1 3.00元 3頁 49.95 KB
已閱讀3 頁,剩余0頁需下載查看
下載需要3.00元
免費下載這份資料?立即下載
熱點突破練熱點突破練1 種子與果實1.(2021山東濟南外國語學校月考)下表是某植物X在適宜條件下,從開始播種到長出兩片真葉期間CO2釋放速率和O2吸收速率相對值的變化。其中胚根長出的時間是在30h,兩片真葉在50h開始長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時間/h026101418243036404652CO2釋放相對值2421284256565656565962O2吸收相對值0012161717182142566070A.植物種子含水量的快速增加發(fā)生6~18hB.18~24h呼吸作用的產(chǎn)物有CO2、H2O和乳酸C.40h時,形成ATP的能量全部來自有氧呼吸D.46~52h,細胞呼吸消耗的有機物不全是糖類2.種子儲藏時可采取密封保存或低溫保存的方法。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密封保存和低溫保存都能抑制種子內有機物的分解B.密封保存會導致種子細胞缺氧,抑制有氧呼吸C.低溫保存能降低種子細胞內酶的活性D.密封保存能避免水分過度蒸發(fā),使種子細胞失活3.在種子的形成和萌發(fā)過程中,多種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調節(jié)。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種子形成的早期,細胞分裂旺盛,胚芽合成生長素相對較多B.種子形成的后期,合成的脫落酸增多,種子逐漸進入休眠狀態(tài)C.種子萌發(fā)的后期,合成細胞分裂素的主要部位是芽D.種子萌發(fā)的過程中,細胞分裂素、生長素和GA等共同調節(jié)根、芽、莖的生長4.脫落酸(ABA)和赤霉素(GA)在種子休眠與萌發(fā)的過程中起重要作用。若FUS3基因的表達被促進,則種子中ABA/GA的值增大,使種子進入休眠狀態(tài);若FUS3基因的表達被抑制,則ABA/GA的值減小,促進種子萌發(fā)。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ABA具有促進種子萌發(fā)的作用B.ABA和GA相互拮抗,共同調節(jié)種子的休眠與萌發(fā)C.植物激素的合成過程受到基因的控制D.植物體內激素的變化可能影響FUS3基因的表達 5.(2021山東濰坊高三期中聯(lián)考)科學研究表明:花生種子發(fā)育過程中,可溶性糖的含量逐漸減少,脂肪的含量逐漸增加;花生種子萌發(fā)過程中,脂肪的含量逐漸減少,可溶性糖含量逐漸增加。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花生種子發(fā)育過程中,可溶性糖轉變?yōu)橹?需要大量的NB.同等質量的花生種子和小麥種子,萌發(fā)過程中耗氧較多的是花生種子C.花生種子發(fā)育過程中,可溶性糖轉變?yōu)橹?更有利于能量的儲存D.花生種子萌發(fā)過程中,脂肪轉變?yōu)榭扇苄蕴?與細胞內糖類的氧化速率比脂肪快有關6.(2021北京東城一模)草莓果實發(fā)育、成熟的全過程依次為小綠果期、大綠果期、褪綠果期、白果期、始紅果期、片紅果期和全紅果期,其中白果期是草莓果實成熟啟動的關鍵時期。回答下列問題。(1)草莓果實發(fā)育和成熟的過程由多種植物激素共同    。?(2)RRP1基因的表達量在白果期顯著上調,研究者將含RRP1基因表達載體的農桿菌注射到草莓大綠果期的花托中,一段時間后檢測果實的硬度、可溶性糖含量和相關基因表達情況。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果實    (填字母),說明RRP1(RRP1基因編碼的蛋白)能夠促進草莓果實成熟,且其作用可能與ABA(脫落酸)信號轉導有關。?a.硬度增加 b.硬度降低 c.可溶性糖含量升高d.可溶性糖含量降低 e.ABA信號轉導組分基因表達量顯著變化 f.ABA信號轉導組分基因表達量無顯著變化(3)ABA信號轉導對植物種子萌發(fā)、果實成熟等生理過程均有影響。為探究RRP1在ABA信號轉導中的作用及與PP2C(ABA信號轉導通路的已知組分之一)的關系,研究者利用模式生物擬南芥進行實驗。將吸水飽和的種子點播到不同培養(yǎng)基中,在相應時間檢測種子萌發(fā)情況,結果如下圖所示。①實驗結果表明,ABA能夠抑制種子的萌發(fā),RRP1在ABA信號轉導通路中起著正調節(jié)作用,而PP2C起著負調節(jié)作用。得出上述結論的依據(jù)是    ?  ?   。?②進一步對PP2C基因和RRP1基因雙敲除的擬南芥種子的萌發(fā)情況進行檢測,若發(fā)現(xiàn)在培養(yǎng)基乙中                       ,則說明RRP1作用于PP2C的上游來參與ABA的信號轉導。?熱點突破練熱點突破練1 種子與果實1.D 解析:0~2h細胞呼吸強度很弱,從6h開始細胞呼吸強度迅速增加,說明6h時含水量已經(jīng)很高,含水量的快速增加應發(fā)生在6h之前,A項錯誤。0~2h,沒有O2消耗,仍有CO2釋放,說明該種子細胞進行的是產(chǎn)物為酒精和CO2的無氧呼吸,而 18~24h,同時進行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細胞呼吸產(chǎn)物中沒有乳酸,B項錯誤。細胞呼吸消耗的有機物可能不是糖類,所以40h時,形成ATP的能量不一定全部來自有氧呼吸,C項錯誤。46~52hO2吸收相對值大于CO2釋放相對值,說明細胞呼吸消耗的有機物不全是糖類,還有氧含量低于糖類的有機物,D項正確。2.D 解析:低溫、低氧條件下,細胞呼吸速率低,有機物分解慢,A項正確。密封保存時,容器內氧氣濃度低,有氧呼吸速率低,B項正確。低溫可以抑制酶的活性,使細胞呼吸速率減慢,C項正確。種子應保存在干燥的環(huán)境中,密封保存的目的不是避免水分過度蒸發(fā),D項錯誤。3.C 解析:種子形成的早期,細胞分裂旺盛,細胞分裂素合成較多,同時胚芽合成生長素也相對較多,A項正確。種子形成的后期,合成的脫落酸增多,種子逐漸進入休眠狀態(tài),B項正確。種子萌發(fā)的后期,合成細胞分裂素的主要部位是根尖,C項錯誤。由題干可知,種子萌發(fā)的過程中,細胞分裂素、生長素和GA等共同調節(jié)了根、芽、莖的生長,D項正確。4.A 解析:由題干信息可知,ABA促進種子休眠,GA促進種子萌發(fā),兩種激素相互拮抗。同時,ABA/GA的值受FUS3基因表達的影響,說明植物激素的合成受基因的控制,植物體內激素的變化可能影響FUS3基因的表達。5.A 解析:脂肪只有C、H、O三種元素,不需要N,A項錯誤?;ㄉN子含大量脂肪,小麥種子含大量淀粉,與糖類比,脂肪的含氫量遠遠高于糖類,而含氧量較糖類低,因此氧化分解時,脂肪耗氧量大,同等質量的花生種子和小麥種子,萌發(fā)過程中耗氧較多的是花生種子,B項正確。脂肪是主要的儲能物質,可溶性糖轉變?yōu)橹?更有利于能量的儲存,C項正確?;ㄉN子萌發(fā)過程中,脂肪轉變?yōu)榭扇苄蕴?與細胞內糖類的氧化速率比脂肪快有關,D項正確。6.答案(1)調節(jié) (2)bce (3)野生型種子在培養(yǎng)基乙中的萌發(fā)相對值顯著低于在培養(yǎng)基甲中的,在培養(yǎng)基乙中,RRP1基因敲除型種子的萌發(fā)相對值顯著高于野生型種子,而PP2C基因敲除型種子的萌發(fā)相對值顯著低于野生型種子 PP2C基因和RRP1基因雙敲除種子的萌發(fā)相對值與PP2C基因敲除型種子基本相同(PP2C基因和RRP1基因雙敲除種子的萌發(fā)相對值顯著低于野生型種子)解析:(1)植物體內存在多種植物激素,草莓果實發(fā)育和成熟的過程由多種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調節(jié)。(2)據(jù)題干信息“RRP1(RRP1基因編碼的蛋白)能夠促進草莓果實成熟,且其作用可能與ABA(脫落酸)信號轉導有關”可知,將含RRP1基因表達載體的農桿菌注射到草莓大綠果期的花托中,RRP1基因在果實細胞中表達產(chǎn)生的RRP1,使ABA信號轉導組分基因表達量顯著變化,促進草莓果實成熟。在草莓果實成熟過程中,果實硬度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升高。(3)分析題圖可知,野生型種子在培養(yǎng)基乙中的萌發(fā)相對值顯著低于在培養(yǎng)基甲中,說明ABA能夠抑制種子的萌發(fā);在培養(yǎng)基乙中,RRP1基因敲除型(存在PP2C基因,不存在RRP1基因)種子的萌發(fā)相對值顯著高于野生型種子,而PP2C基因敲除型(存在RRP1基因,不存在PP2C基因)種子的萌發(fā)相對值顯著低于野生型種子,說明RRP1在ABA信號轉導通路中起著正調節(jié)作用,而PP2C起著負調節(jié)作用。進一步對PP2C基因和RRP1基因雙敲除的擬南芥種子的萌發(fā)情況進行檢測,與PP2C基因敲除型種子和野生型種子對照,若發(fā)現(xiàn)在培養(yǎng)基乙中PP2C基因和RRP1基因雙敲除(兩種基因都沒有)種子的萌發(fā)相對值與PP2C基因敲除型種子(只有RRP1基因)基本相同(或PP2C基因和RRP1基因雙敲除種子的萌發(fā)相對值顯著低于野生型種子),則說明RRP1作用于PP2C的上游來參與ABA的信號轉導。
同類資料
更多
2022屆高三生物(新教材)二輪復習:熱點突破練1種子與果實(含解析)